| 九转欲成就,百神应主持。 婴啼鼎上去,老貌镜前悲。 却顾空丹灶,回心向酒卮。 醺然耳热后,暂似少年时。 |
| 碧玉孤根生在林,美人相赠比双金。 初开郢客缄封后,想见巴山冰雪深。 多节本怀端直性,露青犹有岁寒心。 何时策马同归去,关树扶疏敲镫吟。 |
| 功成频献乞身章,摆落襄阳镇洛阳。 万乘旌旗分一半,八方风雨会中央。 兵符今奉黄公略,书殿曾随翠凤翔。 心寄华亭一双鹤,日陪高步绕池塘。 |
| 十万天兵貂锦衣,晋城风日斗生辉。 行台仆射深恩重,从事中郎旧路归。 叠鼓蹙成汾水浪,闪旗惊断塞鸿飞。 边庭自此无烽火,拥节还来坐紫微。 |
| 耳闻战鼓带经锄,振发声名自里闾。 已是世间能赋客,更攻窗下绝编书。 朱门达者谁能识,绛帐书生尽不如。 幸遇天官旧丞相,知君无翼上空虚。 |
| 端州石砚人间重,赠我因知正草玄。 阙里庙堂空旧物,开方灶下岂天然。 玉蜍吐水霞光静,彩翰摇风绛锦鲜。 此日佣工记名姓,因君数到墨池前。 |
| 巴山楚水凄凉地,二十三年弃置身。 怀旧空吟闻笛赋,到乡翻似烂柯人。 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 今日听君歌一曲,暂凭杯酒长精神。 |
| 久学文章含白凤,却因政事赐金鱼。 郡人未识闻谣咏,天子知名与诏书。 珍重贺诗呈锦绣,愿言归计并园庐。 旧来词客多无位,金紫同游谁得如。 |
| 邅回二纪重为郎,洛下遥分列宿光。 不见当关呼早起,曾无侍史与焚香。 三花秀色通春幌,十字清波绕宅墙。 白发青衫谁比数,相怜只是有梁王。 |
| 建节东行是旧游,欢声喜气满吴州。 郡人重得黄丞相,童子争迎郭细侯。 诏下初辞温室树,梦中先到景阳楼。 自怜不识平津阁,遥望旌旗汝水头。 |
| 虽陪三品散班中,资历从来事不同。 名姓也曾镌石柱,诗篇未得上屏风。 甘陵旧党凋零尽,魏阙新知礼数崇。 烟水五湖如有伴,犹应堪作钓鱼翁。 |
| 静得天和兴自浓,不缘宦达性灵慵。 大鹏六月有闲意,仙鹤千年无躁容。 流辈尽来多叹息,官班高后少过从。 唯应加筑露台上,賸见终南云外峰。 |
| 屯门积日无回飙,沧波不归成踏潮。 轰如鞭石矻且摇,亘空欲驾鼋鼍桥。 惊湍蹙缩悍而骄,大陵高岸失岧峣。 四边无阻音响调,背负元气掀重霄。 介鲸得性方逍遥,仰鼻嘘吸扬朱翘。 海人狂顾迭相招,罽衣髽首声哓哓。 征南将军登丽谯,赤旗指麾不敢嚣。 翌日风回沴气消,归涛纳纳景昭昭。 乌泥白沙复满海,海色不动如青瑶。 |
| 可怜五马风流地,暂辍金貂侍从才。 阁上掩书刘向去,门前修刺孔融来。 崤陵路静寒无雨,洛水桥长昼起雷。 共羡府中棠棣好,先于城外百花开。 |
| 官曹崇重难频入,第宅清闲且独行。 阶蚁相逢如偶语,园蜂速去恐违程。 人于红药惟看色,莺到垂杨不惜声。 东洛池台怨抛掷,移文非久会应成。 |
| 西北秋风凋蕙兰,洞庭波上碧云寒。 茂陵才子江陵住,乞取新诗合掌看。 |
| 贵人三阁上,日晏未梳头。 不应有恨事,娇甚却成愁。 珠箔曲琼钩,仔细见扬州。 北兵那得度,浪话判悠悠。 沉香帖阁柱,金缕画门楣。 回首降幡下,已见黍离离。 三人出眢井,一身登槛车。 朱门漫临水,不可见鲈鱼。 |
| 浐水送君君不还,见君题字虎丘山。 因知早贵兼才子,不得多时在世间。 |
| 仙署棣华春,当时已绝伦。 今朝丹阙下,更入白眉人。 重振高阳族,分居要路津。 一门科第足,五府辟书频。 鸷鸟得秋气,法星悬火旻。 圣朝寰海静,所至不埋轮。 |
| 隐几支颐对落晖,故人书信到柴扉。 周南留滞商山老,星象如今属少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