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谭笑在岩廊,人人尽所长。 仪形见山立,文字动星光。 日运丹青笔,时看赤白囊。 伫闻戎马息,入贺领鸳行。 |
| 今日油幢引,他年黄纸追。 同为三楚客,独有九霄期。 宿草恨长在,伤禽飞尚迟。 武昌应已到,新柳映红旗。 |
| 今日池塘上,初移造物权。 苞蔵成别岛,沿浊致清涟。 变化生言下,蓬瀛落眼前。 泛觞惊翠羽,开幕对红莲。 远写风光入,明含气象全。 渚烟笼驿树,波日漾宾筵。 曲岸留缇骑,中流转彩船。 无因接元礼,共载比神仙。 |
| 新恩通籍在龙楼,分务神都近旧丘。 自有园公紫芝侣,仍追少傅赤松游。 华林霜叶红霞晚,伊水晴光碧玉秋。 更接东山文酒会,始知江左未风流。 |
| 蝉韵极清切,始闻何处悲。 人含不平意,景值欲秋时。 此岁方晼晚,谁家无别离。 君言催我老,已是去年诗。 |
| 池榭堪临泛,翛然散郁陶。 步因驱鹤缓,吟为听蝉高。 林密添新竹,枝低缒晚桃。 酒醅晴易熟,药圃夏频薅。 老是班行旧,闲为乡里豪。 经过更何处,风景属吾曹。 |
| 宫馆贮娇娃,当时意大夸。 艳倾吴国尽,笑入楚王家。 月殿移椒壁,天花代舜华。 唯馀采香径,一带绕山斜。 |
| 紫陌红尘拂面来,无人不道看花回。 玄都观里桃千树,尽是刘郎去后栽。 附: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,桃花净尽菜花开。 种桃道士归何处,前度刘郎今又来。 |
| 重门不下关,枢务有馀闲。 上客同看雪,高亭尽见山。 瑞呈霄汉外,兴入笑言间。 知是平阳会,人人带酒还。 |
| 城楼四望出风尘,见尽关西渭北春。 百二山河雄上国,一双旌旆委名臣。 壁中今日题诗处,天上同时草诏人。 莫怪老郎呈滥吹,宦途虽别旧情亲。 |
| 禅客学禅兼学文,出山初似无心云。 从风卷舒来何处,缭绕巴山不得去。 山州古寺好闲居,读尽龙王宫里书。 使君滩头拣石砚,白帝城边寻野蔬。 忽然登高心瞥起,又欲浮杯信流水。 烟波浩淼鱼鸟情,东去三千三百里。 荆门峡断无盘涡,湘平汉阔清光多。 庐山雾开见瀑布,江西月净闻渔歌。 钟陵八郡多名守,半是西方社中友。 与师相见便谈空,想得... |
| 曾作关中客,频经伏毒岩。 晴烟沙苑树,晚日渭川帆。 昔是青春貌,今悲白雪髯。 郡楼空一望,含意卷高帘。 |
| 莫嗟华发与无儿,却是人间久远期。 雪里高山头白早,海中仙果子生迟。 于公必有高门庆,谢守何烦晓镜悲。 幸免如新分非浅,祝君长咏梦熊诗。 |
| 昨日东林看讲时,都人象马蹋琉璃。 雪山童子应前世,金粟如来是本师。 一锡言归九城路,三衣曾拂万年枝。 休公久别如相问,楚客逢秋心更悲。 |
| 麟台少监旧仙郎,洛水桥边坠马伤。 尘污腰间青襞绶,风飘掌下紫游缰。 上车著作应来问,折臂三公定送方。 犹赖德全如醉者,不妨吟咏入篇章。 |
| 风云变化饶年少,光景蹉跎属老夫。 秋隼得时凌汗漫,寒龟饮气受泥涂。 东隅有失谁能免,北叟之言岂便无。 振臂犹堪呼一掷,争知掌下不成卢。 |
| 一月道场斋戒满,今朝华幄管弦迎。 衔杯本自多狂态,事佛无妨有佞名。 酒力半酣愁已散,文锋未钝老犹争。 平阳不独容宾醉,听取喧呼吏舍声。 |
| 空斋寂寂不生尘,药物方书绕病身。 纤草数茎胜静地,幽禽忽至似佳宾。 世间忧喜虽无定,释氏销磨尽有因。 同向洛阳闲度日,莫教风景属他人。 |
| 渔舟何招招,浮在武陵水。 拖纶掷饵信流去,误入桃源行数里。 清源寻尽花绵绵,踏花觅径至洞前。 洞门苍黑烟雾生,暗行数步逢虚明。 俗人毛骨惊仙子,争来致词何至此。 须臾皆破冰雪颜,笑言委曲问人间。 因嗟隐身来种玉,不知人世如风烛。 筵羞石髓劝客餐,灯爇松脂留客宿。 鸡声犬声遥相闻,晓色葱笼开五云。 渔人振衣起出户,满庭无路花纷... |
| 昔年内署振雄词,今日东都结去思。 宫女犹传洞箫赋,国人先咏衮衣诗。 华星却复文昌位,别鹤重归太乙池。 想到金闺待通籍,一时惊喜见风仪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