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三载为吴郡,临岐祖帐开。 虽非谢桀黠,且为一裴回。 流水阊门外,秋风吹柳条。 从来送客处,今日自魂销。 |
| 南岭见秋雪,千门生早寒。 闲时驻马望,高处卷帘看。 雾散琼枝出,日斜铅粉残。 偏宜曲江上,倒影入清澜。 |
| 天地英雄气,千秋尚凛然。 势分三足鼎,业复五铢钱。 得相能开国,生儿不象贤。 凄凉蜀故伎,来舞魏宫前。 |
| 左迁凡二纪,重见帝城春。 老大归朝客,平安出岭人。 每行经旧处,却想似前身。 不改南山色,其馀事事新。 |
| 韦公八十馀,位至六尚书。 五福唯无富,一生谁得如。 桂枝攀最久,兰省出仍初。 海内时流尽,何人动素车。 |
| 径尺千余朵,人间有此花。 今朝见颜色,更不向诸家。 |
| 轩皇传上略,蜀相运神机。 水落龙蛇出,沙平鹅鹳飞。 波涛无动势,鳞介避馀威。 会有知兵者,临流指是非。 |
| 君书问风俗,此地接炎州。 淫祀多青鬼,居人少白头。 旅情偏在夜,乡思岂唯秋。 每羡朝宗水,门前尽日流。 |
| 万里长城坏,荒营野草秋。 秣陵多士女,犹唱白符鸠。 |
| 生于碛砺善驰走,万里南来困丘阜。 青菰寒菽非适口,病闻北风犹举首。 金台已平骨空朽,投之龙渊从尔友。 |
| 贵人沦落路人哀,碧海连天丹旐回。 遥想长安此时节,朱门深巷百花开。 |
| 高斋洒寒水,是夕山僧至。 玄牝无关锁,琼书舍文字。 灯明香满室,月午霜凝地。 语到不言时,世间人尽睡。 |
| 生公说法鬼神听,身后空堂夜不扃。 高坐寂寥尘漠漠,一方明月可中庭。 |
| 天下苍生望不休,东山虽有但时游。 从来海上仙桃树,肯逐人间风露秋。 |
| 望见葳蕤举翠华,试开金屋扫庭花。 须臾宫女传来信,云幸平阳公主家。 |
| 何代提戈去不还,独留形影白云间。 肌肤销尽雪霜色,罗绮点成苔藓斑。 江燕不能传远信,野花空解妒愁颜。 近来岂少征人妇,笑采蘼芜上北山。 |
| 博山炯炯吐香雾,红烛引至更衣处。 夜如何其夜漫漫,邻鸡未鸣寒雁度。 庭前雪压松桂丛,廊下点点悬纱笼。 满堂醉客争笑语,嘈囋琵琶青幕中。 |
| 曾游仙迹见丰碑,除却麻姑更有谁。 云盖青山龙卧处,日临丹洞鹤归时。 霜凝上界花开晚,月冷中天果熟迟。 人到便须抛世事,稻田还拟种灵芝。 |
| 平章宅里一栏花,临到开时不在家。 莫道两京非远别,春明门外即天涯。 |
| 天下能歌御史娘,花前叶底奉君王。 九重深处无人见,分付新声与顺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