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峤黄金刹,安禅不记秋。 来膺臣宰召,归泛越人舟。 达性融三界,随缘极四流。 还持双股锡,拂藓坐岩幽。 |
汉苑辞千柰,仙丘访五芝。 汲瓶春溜满,卷裓晓云滋。 望刹青龙起,观涛白马驰。 红楼曾应制,佳句咏朝緌。 |
面面相看,眼眼厮觑。 衣外别传,有甚凭据。 倒却门前刹竿著,凤栖不在梧桐树。 |
山压重江万里波,半空精铁锁嵯峨。 先生死去云情薄,六国兴来佛事多。 万刹金莲开碧落,一祠茅竹蔽丛萝。 游人但逐僧归去,古隐荒凉谁肯过。 |
俱胝老子指头禅,三十年来用不残。 信有道人方外术,了无俗物眼前看。 所得甚简,施设弥宽,大千刹海饮毛端。 鳞龙无限落谁手,珍重任公把钓竿。 师复竖起一指云,看。 |
遍参初自浙江回,梵刹金铺始奂开。 袖手却来岩下住,萧然一迳长莓苔。 |
一刹传经地,诸天诞佛辰。 犹将清净水,更浴涅盘身。 居士应无垢,菩提各有因。 要须凭苦海,万里涤情尘。 |
一著能回一局棋,仙即妙处只些儿。 点开活眼分生杀,不作穷忙死刀医。 倒却门前刹竿著,一把推出谁藏缩。 工夫磨琢老成人,圆陀陀地无棱角。 |
尘刹分身看化机,青烟几处午家炊。 面墙坐照丛林事,持钵丐缘云水饥。 出谷鸟传春次第,漾舟人爱月相随。 归来定有饱参句,笑解枯禅篾肚皮。 |
洪蒙既判,惠然红日。 天地开明,即心是佛。 尘沙刹海,遍界发辉。 一丝毫头,昧之不得。 却须直下掀翻,休为知见所执。 受用只此平常,更无玄妙奇特。 若是衲僧门下,难免痛棒三十。 目今且赠四藤,任便东西南北。 回首集云峰,面前青突兀。 |
道人看经不识字,刹那须转千亿部。 恒沙诸佛入微尘,达本契经无作做。 |
香刹中天起,宸游满路辉。 乘龙太子去,驾象法王归。 殿饰金人影,窗摇玉女扉。 稍迷新草木,遍识旧庭闱。 水入禅心定,云从宝思飞。 欲知皇劫远,初拂六铢衣。 |
香刹中天起,宸游满路辉。 乘龙太子去,驾象法王归。 殿饰金人影,窗摇玉女扉。 稍迷新草木,遍识旧庭闱。 水入禅心定,云从宝思飞。 欲知皇劫远,初拂六铢衣。 |
一经谈北坞,片语别西泠。 香刹朝朝共,云山处处登。 笠分千树雪,船刺半湖冰。 会尽庭前话,今然不夜灯。 |
梵刹当年聚众僧,丛林深处著禅扃。 金沙布地阶无土,玉轴堆函藏有经。 云树千寻张翠盖,烟萝一片殿青屏。 星移物换今寥落,古寺犹存柏子庭。 |
锦绣湖山世绝稀,东风不放赏心违。 芙蓉杨柳临清浅,佛刹仙宫绕翠微。 画舫载春天上坐,紫骝驮醉月中归。 高情独有林和靖,门掩晴空看鹤飞。 |
身老而衰,根钝且迟。 霁冷河阔,天空斗垂。 圆明三只目,受用两茎眉。 尘刹大千纵横而妙触,三尺丈六笑语而相随。 |
发作残雪之白,目带深秋之寒。 春山未暖,野水无澜。 家风摩鼻孔,好事上眉端。 三世因缘兮半身而应,十方刹海兮一吸而乾。 |
金山碧崔嵬,我泛扁舟来。 虚阁登还下,长廊去复回。 梵刹绝顶立,僧房八面开。 波涛起蛟蜃,洞穴生风雷。 千载有高松,万古无纤埃。 葛衣惹秋云,草履黏苍苔。 孤城寒角动,片帆暮钟催。 郎吟成此章,欲返犹徘徊。 |
梵刹仙都顯焕存,心心惟绍法王孙。 俗流不信空空理,将谓长生别有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