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三弄董风再入弦,东堂珠履压初筵。 红莲喜泛西来日,蓬矢欣逢北伐天。 一句缁衣真旧咏,几章绿竹更新笺。 中兴事业皆馀地,何用模糊佛与仙。 |
| 高帝中兴万物春,青衫曾忝缀廷绅。 仕为将相却常事,年及耄期能几人? 早幸执殳观北伐,晚叨秉笔记东巡。 归耕况复苍梧近,郁郁葱葱佳气新。 |
| 南征北伐报功频,刘氏亲为魏国宾。 毕竟以丕成霸业,岂能于汉作纯臣。 两都秋色皆乔木,二祖恩波在细民。 驾驭英雄虽有术,力扶宗社可无人。 |
| 嫖姚北伐时,深入强千里。 战余落日黄,军败鼓声死。 尝闻汉飞将,可夺单于垒。 今与山鬼邻,残兵哭辽水。 |
| 传闻虏骑近长安,北伐朝廷已遣官。 路绕居庸烽火暗,城高山海戍楼寒。 一时边将当关少,六月王师出塞难。 先帝恩深能养士,请缨谁为系楼兰? |
| 恒山结秀自吾乡,祠殿千秋起曲阳。 飞石不传秦岁月,断碑曾勒汉文章。 望连牟那三关近,势压滹沱九曲长。 天子只今忧北伐,愿封玄塞作金汤。 |
| 五丈原头刁斗声,秋风又到亚夫营。 昔如埋剑常思出,今作闲云不计程。 盛事何由观北伐,後人谁可继西平? 眼昏不奈陈编得,挑尽残灯不肯明。 |
| 石头虎踞。 骄虏何能渡。 曾是六朝雄胜处。 瑞绕碧江云路。 当时霸国多贤。 风流只解遗鞭。 便好扬舲北伐,举头即见长安。 |
| 汉兵北伐时,饮马长城窟。 此城何以高,中填战夫骨。 此池何以深,战血化为洫。 秋风吹水腥,马闻亦辟易。 马渴可奈何,要马载金戈。 长安有游冶,走马燕支坡。 |
| 钜璞希音未易知,芒鞋竹杖祗相宜。 还收北伐六奇计,归作东游五胜诗。 千里云山通梦想,十年笑语隔心期。 拟凭浩荡长江水,日落烟寒寄所思。 |
| 张楚相从大泽乡,为忧时局刳肝肠。 凤麟在野终罹网,燕雀何心尚处堂。 未报秦庭人下殿,愁闻梁苑狱飞霜。 何时北伐陈师旅? 拨尽阴霾见太阳。 |
| 王师北伐如宣王,风驰电击复土疆。 中军歌舞入洛阳,前军已渡河流黄。 马声萧萧阵堂堂,直跨井陉登太行。 壼浆箪食满道傍,刍粟岂复烦车箱? 不须绝漠追败亡,亦勿分兵取河湟。 但令中夏歌时康,千年万年无馈粮! |
| 北伐下辽碣,西征取伊凉。 壮士凯歌归,岂复赋国殇。 连颈俘女真,贷死遗牧羊。 犬豕何足雠,汝自承余殃。 |
| 吉水江头系客舟,缅怀丞相旧风流。 堂堂大义勤王日,耿耿孤忠就死秋。 北伐自期终复汉,东征谁谓竟亡周。 一身独任纲常责,肯戴南冠学楚囚。 |
| 翊戴南阳第一春,驰驱北伐太原津。 天开今代风云会,运应中兴岁月新。 霖雨正宜苏大旱,清风未可作闲人。 一杯安足为公寿,看饮思堂万斛醇。 |
| 身行宦路固多虞,梦到清都厌积苏。 欲返初心观易老,懒开辨口学岩吾。 有怀拟作西征赋,无策堪陈北伐图。 才具如公宜颍脱,不应空谷老唐衢。 |
| 阜陵按射殿南闱,同执雕弓侍赭衣。 病我已逢明主赐,失公弥觉旧人稀。 旌旗北伐心徒在,香火西清梦已非。 不只只久无路去,亦知身世渐同归。 |
| 平生仰闻毅肃公,南征北伐开骏功。 所乘十马有图画,今观逸气犹追风。 法时血战冒飞矢,一中钩膺一贯耳。 功名富贵岂偶然,请看将军出万死。 绍兴壬戍之仲冬,李严城头霜月空。 夜深无寐开素轴,感时抚事三叹息。 |
| 将军北伐辞前殿,恩诏催排苑中宴。 紫陌惊尘中使来,青门立马群公饯。 绣旗杂沓三十里,画鼓敲铿五千面。 行营暮宿咸阳原,满朝太息倾都羡。 天声一震胡已亡,捷书奕奕如飞电。 高秋不闭玉关城,中夜罢传青海箭。 可汗垂泣小王号,不敢跳奔那敢战。 山川图籍上有司,张掖酒泉开郡县。 还朝策勋兼将相,诏假黄钺调金铉。 丈夫未遇谁得知,昔日... |
| 北伐西征尽圣谟,天声万里慰来苏。 横戈已见吞封豕,徒手何难取短狐。 学士谁陈平蔡雅? 将军方上取燕图。 老生自悯归耕久,无地能捐六尺躯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