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洞春泉一脉遥,骤施雷雨过清宵。 飞湍直下三千丈,急溜横穿十二桥。 雪洒石矼琼练碎,翠分柳树玉花飘。 晓来醉倚高楼望,疑是银河堕碧霄。 |
山蟠鳌足云千丈,溪折羊肠路九回。 神石肯穿秦斧凿,古坛曾见汉楼台。 秋山风雨银河下,月夜笙箫玉佩来。 山自青青泉自洁,百年踪迹几苍苔。 |
峨峨神岳吐灵襟,弱冠飞英翰墨林。 楚国未登和氏璧,晋人惟重孔家金。 文高千丈云霞彩,赋敌三都鼓吹音。 圣代已招岩穴士,传生他日定为霖。 |
松竹阴寒分外苍,芭蕉花湿梦中香。 抽身朱墨尘埃里,入眼山林气味长。 今日更无秋热去,晓晴犹带雨余凉。 却将白发三千丈,缲作霜丝补锦囊。 |
奎额昭回龙屈盘,入门已觉厌尘寰。 何当白发三千丈,来寄清风五百间。 帝子釜摇金潋滟,家人卦剔翠孱颜。 西湖日日船如织,半在南屏第一山。 |
月出云开天宇閒,幽居真赏异尘寰。 冰轮孤挂夜千丈,玉露密零秋一山。 莫望乡关起愁色,胜居沙漠惨离颜。 桂娥应恨无佳句,不识幽人到老閒。 |
两父论诗伯仲间,去思今识谢家安。 旷怀亦苦中年别,归翼仍愁行路难。 四壁未堪风雨夕,百围已试雪霜寒。 欲逃富贵疑无地,千丈竿头试手看。 |
少年魂梦到庐山,今日亲游鬓已斑。 聊复挥毫吟紫翠,未妨拄颊对孱颜。 遥看飞瀑三千丈,近去青天咫尺间。 不为白云频属念,应游此地不知还。 |
山悬翠幙几千丈,我疑山顶即天上。 扪萝蹑蹬到山巅,犹如平地上青天。 始知天高应无极,幕阜苍苍一卷石。 洞庭八百古所传,对此遥看一镜圆。 当此再上三千丈,那知天下有山川。 |
剪水天为农发祥,岂知寒卧俗成僵。 朱门快意酒肉会,墨客驰神词翰场。 梁苑集中呈赋手,灞桥行处吐诗香。 羊羔茗饮评清浊,相去何殊千丈强。 |
卧看落月横千丈,起唤清风得半帆。 且并水村攲侧过,人间何处不巉岩。 |
赵魏胡尘千丈黄,遗民膏血饱豺狼。 功名不遣斯人了,无奈和戎白面郎! |
白玉堂中书漏迟,小姑新学竹枝词。 中郎禾力高千丈,不称诗情不作诗。 |
长江东去跨虹桥,千丈横堤捍海潮。 更向烛谿图永利,坐令百里沸歌谣。 |
雨中渔艇一声歌,夹岸青林照碧波。 跃马更谁思往事,红尘千丈奈人何。 |
昂藏苍髯翁,违世号独立。 女萝千丈丝,依倚忘岌岌。 有客卢疏阴,感慨百世人。 不悟女萝泉,甘为女萝亲。 猗欤山下兰,清芬传楚泽。 野蔓不可干,此道何曾息。 |
上岭何所苦,一步一气喘。 下岭何所苦,一步一脚软。 直视三千丈,石梯落层巘。 终须到平处,尚作屈曲转。 彼犹可通车,太行羊肠坂。 此乃不容步,险甚蜀道栈。 回首望木杪,千里百里无。 |
杖锡游方外,丛林历几春。 息心修道者,铁脊坐禅人。 泉落岩千丈,天空月一轮。 眼前清境界,不识世间尘。 |
身似浮槎何足绊,家同堕甑不须看。 枉裁白发三千丈,可奈青泥八百盘。 |
无个模样,画个模样。 既有模样,是甚模样。 节节危梁十二层,垂垂白发三千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