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「千里同风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宋]

    《和东坡》

    东轩长老未相逢,已见黄州一信通。
    何必扬眉资目击,须知千里事同风。
  • 2
    [宋]

    《孟嘉》

    不将得失供谈笑,此语宜为盛德人。
    千里同风皆默契,褚衰故识坐中身。
  • 3
    [宋]

    《赠法轮齐公》

    法轮法眷有齐公,曾探斑斑虎穴中。
    不必老夫亲到也,自然千里便同风。
  • 4
    [宋]

    《洪长老请赞》

    西有岷峨,南有雪峰。
    灵龟未爆,爻象重重。
    拈却玄沙白袋,自然千里同风。
  • 5
    [宋]

    《颂古四十四首》

    白纸三张通信去,展开千里却同风。
    阳春转入胡笳曲,不是风吹别调中。
  • 6
    [宋]

    《颂古四十五首》

    千里同风见不差,僧持此语报玄沙。
    不知蹉过如何也,莫是玄沙蹉过他。
  • 7
    [宋]

    《偈颂八十五首》

    三张白纸,千里同风,此是古人吃不尽底涎唾。
    争如瑞岩,将个季春极暄,换个孟夏渐热。
  • 8
    [宋]

    《偈颂七十八首》

    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
    同风千里,不隔丝头。
    脱尽情尘消息在,芦花江上月明秋。
  • 9
    [宋]

    《偈颂九十三首》

    炳然字义,文彩希奇。
    夫子不识,达磨不知。
    同风千里,笑展双眉。
    八十翁翁入场屋,真个不是小儿嬉。
  • 10
    [宋]

    《与天池信长老》

    晚岁丛林闹苇麻,可中著眼辨龙蛇。
    行当五路我能事,坐断孤峰渠作家。
    佛法从来如嚼蜡,朋俦此去似团沙。
    音书不寄思惟尽,千里同风却较些。
  • 11
    [宋]

    《次韵晁发道》

    谁能载酒寻元亮,共寄无何作醉乡。
    便好收心事农圃,不须惊世露文章。
    壶中日月春长在,塞上烟尘客自忙。
    千里同风无远近,未分秦陇与潇湘。
  • 12
    [明]

    《寄冲彻堂(二首)》

    赵州在北睦州南,千里同风意再三。
    扬子渡头凝晚色,蒋王山上叠春岚。
    夜深渔火明沙岸,天净丝纶钓月潭。
    见说年来资福好,何如林下坐松龛。
  • 13
    [宋]

    《送升上人驰法嗣书》

    飞花暖日轻相送,烈焰须凭作者通。
    觌面不伸语路,丹山千里事同风。
  • 14
    [宋]

    《送明老游雁荡五首》

    方欣林下共谈禅,底事深公挽出山。
    千里同风无道俗,何妨一笑便言还。
  • 15
    [宋]

    《和米芾越竹纸诗》

    书便莹滑如碑版,古来精纸惟闻茧。
    杵成剡竹光凌乱,何用区区书素练。
    细分浓淡可评墨,副以溪岩难乏砚。
    世间此语谁复知,千里同风未相见。
  • 16
    [宋]

    《送元上人过长芦》

    阿祖江滨插苇枝,丛林蕃茂果臻斯。
    师门昆仲知名旧,缘法东西得面迟。
    沙上盟寒鸥怪晚,屋头字草雁来时。
    月明古渡清铺练,千里同风不隔丝。
  • 17
    [宋]

    《谢通讲师五偈》

    乞食因循答教迟,想能心照未相疑。
    三年约友共连璧,千里同风那隔丝。
    鞭笋嫩黄出泥土,槿华寒紫裹藩篱。
    雨驱暑去晚明霁,来雁门头字脚垂。
  • 18
    [宋]

    《次建康留守赵龙图雷音堂韵》

    居士门高几万寻,曾聆一语警肓音。
    谁知千里同风事,历历分明在目今。
  • 19
    [宋]

    《留别僧讷》

    冗从西班谁比数,牛侩马医犹尔汝。
    诗解穷人未必工,苦调酸声效梁父。
    荥阳道人方外交,谓我有言追屈骚。
    骊珠不惜弹黄雀,狗尾何堪联晋貂。
    秦淮潮上扁舟发,後日相思一书札。
    千里同风了了然,人闲无处无明月。
  • 20
    [宋]

    《偈颂九首》

    垦土诛茆作佛宫,栽田博饭与君同。
    梦中十载因缘尽,又拄乌藤过别峰。
    临岐一句如何说,此去平分江上月。
    千里同风事宛然,云山虽别何曾别。
    别不别,鹭鸶飞入寒江雪。
    与麽文彩,甚生标格。
    直下承当,迥超言默。
相关词典
相关范文
范文 | 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