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吾宗居漳滨,枌社足不到。 迫岁携琴书,迢迢以谒告。 草木同臭味,水火随湿燥。 行色念辛酸,开樽勤燕劳。 葭管阳方升,凌室冰新破。 语言颇有味,知子为跨灶。 日暮望白云。 江头里归拖。 别我乞赠言,求以为宗好。 谢安自荐玄,杜字每念佐。 子真玄佐流,我誉不为过。 惟学无他逵,损益在勤惰。 我昔少年日,萤雪功自课。 哎肝缀文词... |
| 先生高阁水之滨,一秃翁从众主人。 欲说观澜先自愧,况逢收潦更难陈。 霜余过濑声逾急,日落浮霞景转新。 千里迢迢春不断,陶潜曾点是知津。 |
| 别恨迢迢千里余,天涯何处觅音书。 花间羞见双双蝶,水上愁寻六六鱼。 |
| 眼病身亦病,浮生已半空。 迢迢千里月,应与惠连同。 |
| 汉使通沙漠,胡人过渭桥。 春风吹客恨,千里去迢迢。 |
| 春风勾引出郊行,小队迢迢草路平。 自笑田芜不归去,三千里外劝人耕。 |
| 风霜千里未归身,古迹迟留外俗群。 月到天心当刹见,涛分山脊在楼闻。 倚吟老树栖沙鸟,寄臣虚岩贮海云。 唯恐雪晴行兴动,迢迢楚路与吴分。 |
| 识得祖师端的意,迢迢千里扣知音。 当机一喝忘情谓,归兴犹如虎出林。 |
| 迢迢故国三千里,忽忆萓堂送别时。 拄杖生风兴何极,楚天辽邈远山低。 |
| 平芜千里绿迢迢,水宿山行好耐劳。 最是愁人最奇崛,冯公之巘浙江潮。 |
| 白露变气候,促织阶下鸣。 切切鸣不已,倦客心自惊。 中夜揽衣起,星疏松月明。 念彼同怀人,迢迢隔山城。 此身无羽翼,不得东南征。 聊作相思吟,寄此千里情。 |
| 蕊沼清冷涓滴水。 迢迢烟浪三千里。 微孕青房包绣绮。 薰风里。 幽芳洗尽闲桃李。 羽氅飘萧尘外侣。 相呼短棹轻偎倚。 一片清歌天际起。 声尤美。 双双惊起鸳鸯睡。 |
| 霓裳弄月。 冰肌不受人间热。 分明密露枝枝结。 碧树珊瑚,容易与君折。 玉环旧事谁能说。 迢迢驿路香风彻。 故人莫恨东南别。 不寄梅花,千里寄红雪。 |
| 汩汩孤蓬转,迢迢五岭来。 故人饶鹤发,新论凛乌台。 千里夜间月,一枝春首梅。 使行无好奇,书到莫慵回。 |
| 闽领窅何在,东南千里遥。 仳离伤草草,会合更迢迢。 隋岸微吹絮,吴江欲上潮。 肯无同舍念,回首弭轻桡。 |
| 缭墙深,丛竹绕。 宴席临清沼。 微呈纤履,故隐烘帘自嬉笑。 粉香妆晕薄,带紧腰围小。 看鸿惊凤翥,满座叹轻妙。 酒醒时,会散了。 回首城南道。 河阴高转,露脚斜飞夜将晓。 异乡淹岁月,醉眼迷登眺。 路迢迢,恨满千里草。 |
| 月月相逢只旧圆。 迢迢三十夜,夜如年。 伤心不照绮罗筵。 孤舟里,单枕若为眠。 茂苑想依然。 花楼连苑起,压漪涟。 玉人千里共婵娟。 清琴怨,肠断亦如弦。 |
| 千里相寻慰寂寥,未嫌风雪路迢迢。 庐山虽好且休去,更拨寒炉话一宵。 |
| 一自东君去後,几多恩爱暌离。 频凝泪眼望乡畿。 客路迢迢千里。 顾我风情不薄,与君驿邸相随。 参军虽死不须悲。 幸有连枝同气。 |
| 画楼西送斜阳下,不随逝波东去。 野旷莎长,山空木短,零落红衣南浦。 游云路阻。 便魂断苍梧,怨弦谁鼓。 空采江蓠,吊湘女。 迢迢千里万里。 碧天空雁信,传意无处。 翠袖闲笼,珠帏怨卧,几度黄昏暮。 相思自古。 怅独客三吴,故人三楚。 懒话巴山,翦镫同听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