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唐朝「华簪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唐]

    《春望》

    莫问华簪发已斑,归心满目是青山。
    独上层城倚危槛,柳营春尽马嘶闲。
  • 2
    [唐]

    《衰病》

    老与病相仍,华簪发不胜。
    行多朝散药,睡少夜停灯。
    禄食分供鹤,朝衣减施僧。
    性多移不得,郡政谩如绳。
  • 3
    [唐]

    《晚起》

    卧听冬冬衙鼓声,起迟睡足长心情。
    华簪脱后头虽白,堆案抛来眼校明。
    闲上篮舆乘兴出,醉回花舫信风行。
    明朝更濯尘缨去,闻道松江水最清。
  • 4
    [唐]

    《送惠补阙》

    诏下搜岩野,高人入竹林。
    长因抗疏日,便作去官心。
    清俸供僧尽,沧洲寄迹深。
    东门有归路,徒自弃华簪。
  • 5
    [唐]

    《中书寓直》

    缭绕宫墙围禁林,半开阊阖晓沈沈。
    天晴更觉南山近,月出方知西掖深。
    病对词头惭彩笔,老看镜面愧华簪。
    自嫌野物将何用,土木形骸麋鹿心。
  • 6
    [唐]

    《郡楼怀长安亲友》

    残暑三巴地,沉阴八月天。
    气昏高阁雨,梦倦下帘眠。
    愁鬓华簪小,归心社燕前。
    相思杜陵野,沟水独潺湲。
  • 7
    [唐]

    《重入洛阳东门》

    商颜重命伊川叟,时事知非入洛人。
    连野碧流通御苑,满阶秋草过天津。
    每惭清秩容衰齿,犹有华簪寄病身。
    驱马独归寻里巷,日斜行处旧红尘。
  • 8
    [唐]

    《送王监丞之历阳》

    叹息曾游处,江边故郡城。
    表襟空皓首,往事似前生。
    绿绶君重绾,华簪我尚荣。
    年衰俱近道,莫话别离情。
  • 9
    [唐]

    《汝南过访田评事》

    移家近汉阴,不复问华簪。
    买酒宜城远,烧田梦泽深。
    暮山逢鸟入,寒水见鱼沈。
    与物皆无累,终年惬本心。
  • 10
    [唐]

    《九日奉陪侍郎登白楼》

    碧霄孤鹤发清音,上宰因添望阙心。
    睥睨三层连步障,茱萸一朵映华簪。
    红霞似绮河如带,白露团珠菊散金。
    此日所从何所问,俨然冠剑拥成林。
  • 11
    [唐]

    《酬房杭州》

    郡楼何其旷,亭亭广而深。
    故人牧馀杭,留我披胸衿。
    满箧阅新作,璧玉诞清音。
    流水入洞天,窅豁欲凌临。
    辟险延北阜,薙道陟南岑。
    朝从山寺还,醒醉动笑吟。
    荷花十馀里,月色攒湖林。
    父老惜使君,却欲速华簪。
  • 12
    [唐]

    《送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》

    相门才子称华簪,持节东行捧德音。
    身带霜威辞凤阙,口传天语到鸡林。
    烟开鳌背千寻碧,日浴鲸波万顷金。
    想见扶桑受恩处,一时西拜尽倾心。
  • 13
    [唐]

    《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》

    朝花飞暝林,对酒伤春心。
    流年催素发,不觉映华簪。
    垂老遇知己,酬恩看寸阴。
    如何紫芝客,相忆白云深。
  • 14
    [唐]

    《海上卧病寄王临》

    离客穷海阴,萧辰归思结。
    一随浮云滞,几怨黄鹄别。
    妙年即沉痾,生事多所阙。
    剑中负明义,枕上惜玄发。
    之子良史才,华簪偶时哲。
    相思千里道,愁望飞鸟绝。
    岁暮冰雪寒,淮湖不可越。
    百年去心虑,孤影守薄劣。
    独馀慕侣情,金石无休歇。
  • 15
    [唐]

    《夏日集李司直纵溪斋》

    修景属良会,远飙生烦襟。
    泄云收净绿,众木积芳阴。
    疏涤府中务,迢遥湖上心。
    习闲得招我,赏夜宜泛琴。
    山近资性静,月来寄情深。
    澹然若事外,岂藉隳华簪。
  • 16
    [唐]

    《赠元九侍御文石枕以诗奖之》

    文章似锦气如虹,宜荐华簪绿殿中。
    纵使凉飙生旦夕,犹堪拂拭愈头风。
  • 17
    [唐]

    《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》

    夙驾趋北阙,晓星启东方。
    鸣驺分骑吏,列烛散康庄。
    照灼华簪并,逶迤绮陌长。
    腰金初辨色,喷玉自生光。
    献替均三壤,贞明集百祥。
    下才叨接武,空此愧文昌。
  • 18
    [唐]

    《沣上精舍答赵氏外生伉》

    远迹出尘表,寓身双树林。
    如何小子伉,亦有超世心。
    担书从我游,携手广川阴。
    云开夏郊绿,景晏青山沉。
    对榻遇清夜,献诗合雅音。
    所推苟礼数,于性道岂深。
    隐拙在冲默,经世昧古今。
    无为率尔言,可以致华簪。
  • 19
    [唐]

    《途中书情,寄沣上两弟,因送二甥却还》

    华簪岂足恋,幽林徒自违。
    遥知别后意,寂寞掩郊扉。
    回首昆池上,更羡尔同归。
  • 20
    [唐]

    《遣怀 自此后诗,在渭村作。》

    寓心身体中,寓性方寸内。
    此身是外物,何足苦忧爱。
    况有假饰者,华簪及高盖。
    此又疏于身,复在外物外。
    操之多惴栗,失之又悲悔。
    乃知名与器,得丧俱为害。
    颓然环堵客,萝蕙为巾带。
    自得此道来,身穷心甚泰。
相关词典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