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旧国仍连五将营,儒衣何处谒公卿。 波翻远水蒹葭动,路入寒村机杼鸣。 嵇康书论多归兴,谢氏家风有学名。 为问西来雨中客,空山几处是前程。 |
| 世故相逢各未闲,百年多在别离间。 昨夜秋风今夜雨,不知何处入空山。 |
| 登登山路行时尽,决决溪泉到处闻。 风动叶声山犬吠,一家松火隔秋云。 |
| 原头殡御绕新茔,原下行人望哭声。 更想秋山连古木,唯应石上见君名。 |
| 前峰后岭碧濛濛,草拥惊泉树带风。 人语马嘶听不得,更堪长路在云中。 |
| 夕照临窗起暗尘,青松绕殿不知春。 君看白发诵经者,半是宫中歌舞人。 |
| 常逢明月马尘间,是夜照君归处山。 山中松桂花尽发,头白属君如等闲。 |
| 累职比柴桑,清秋入楚乡。 一船灯照浪,两岸树凝霜。 亭吏趋寒雾,山城敛曙光。 无辞折腰久,仲德在鸳行。 |
| 团团锦花结,乃是前溪蒲。 拥坐称儒褐,倚眠宜病夫。 唯当学禅寂,终老与之俱。 |
| 晓日照楼船,三军拜峡前。 白云随浪散,青壁与城连。 万岭岷峨雪,千家橘柚川。 还知楚河内,天子许经年。 |
| 松高萝蔓轻,中有石床平。 下界水长急,上方灯自明。 空门不易启,初地本无程。 回步忽山尽,万缘从此生。 |
| 楚国青芜上,秋云似白波。 五湖长路少,九派乱山多。 谢守通诗宴,陶公许醉过。 怃然饯离阻,年鬓两蹉跎。 |
| 古村荒石路,岁晏独言归。 山雪厚三尺,社榆粗十围。 虬龙宁守蛰,鸾鹤岂矜飞。 君子固安分,毋听劳者讥。 |
| 炎天故绛路,千里麦花香。 董泽雷声发,汾桥水气凉。 府趋随宓贱,野宴接王祥。 送客今何幸,经宵醉玉堂。 |
| 终夜寝衣冷,开门思曙光。 空阶一丛叶,华室四邻霜。 望阙觉天迥,忆山愁路荒。 途中一留滞,双鬓飒然苍。 |
| 戚戚一西东,十年今始同。 可怜歌酒夜,相对两衰翁。 |
| 竹窗闻远水,月出似溪中。 香覆经年火,幡飘后夜风。 性昏知道晚,学浅喜言同。 一悟归身处,何山路不通。 |
| 树老野泉清,幽人好独行。 去闲知路静,归晚喜山明。 兰芰通荒井,牛羊出古城。 茂陵秋最冷,谁念一书生。 |
| 长安三月春,难别复难亲。 不识冶游伴,多逢憔悴人。 渐知欢澹薄,转觉老殷勤。 去矣尽如此,此辞悲未陈。 |
| 峰嶂徘徊霞景新,一潭寒水绝纤鳞。 朱字灵书千万轴,苍髯道士两三人。 芝童解说壶中事,玉管能留天上春。 眼见仙丹求不得,汉家簪绂在羸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