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笑把铜章尹汉中,隐山斗米显神功。 魏兵四畔临河岸,弹指波心万丈峰。 |
| 筑着成都人姓刘,丹成蜕迹入罗浮。 琼楼数纸御书在,虚静先生已掉头。 |
| 鹤书曾诏赴宸京,归作分形化景人。 昨日饮酣曾吐酒,醒来又薄瓮头春。 |
| 火腹金龟梦正疑,琳房初诞谪仙儿。 丹传祖印百来岁,执笏归仙地震时。 |
| 商汤兴时民戴后,外丙仲壬继其后。 太甲沃丁及太庚,小甲雍己及太戊。 仲丁外壬河亶甲,祖乙祖辛传沃甲。 祖丁相继有南庚,阳甲之后是盘庚。 盘庚能复兴商邑,不幸不幸小乙立。 武丁有德号高宗,祖庚祖甲又无功。 廪辛庚丁逢武乙,太丁帝乙衰王室。 末有纣辛名曰受,民心遂归周武后。 六百余年三十主,周得天下商遂亡。 |
| 棘围战罢笑归来,一寸功名心已灰。 白鹤何年归洞府,夕阳影里野猿哀。 |
| 是个清都一散郎,凝神聚气炼丹阳。 片云孤鹤无踪迹,半夜风寒万里霜。 |
| 鹤颈龟腮骨已仙,星坛长啸诵琼篇。 自从阙下归仙后,一枕清风几万年。 |
| 玉盂祝水起波云,笔下雷声泣鬼神。 龙虎山前山后间,先生活尽几多人。 |
| 仁皇恩赐紫衣时,方是宁馨七岁儿。 闲把洞章歌一阕,不知鸾鹤满天飞。 |
| 人在犂锄烟水乡,结茅高卧小松岗。 敕封真静先生号,一卷仙经一炷香。 |
| 当年仙去鹤巢空,万壑千崖夕照红。 人在丹丘玄圃外,潇潇松桂夜来风。 |
| 云锦山前炼大丹,六天魔魅骨毛寒。 一从飞鹤归玄省,烟雨潇潇玉局坛。 |
| 伏羲神农黄帝氏,名曰三皇居上世。 少昊专顼及高辛,唐虞尧舜为五帝。 夏商周兮曰三代,三王禹汤文武是。 尧舜传官禹传家,天与人与非私畀。 夏禹一传启以贤,少康兴夏灭猿豷。 十有七世于桀王,万汤放桀夏绪坠。 殷汤应天而顺人,兴王地方七十里。 太甲太戊及武丁,三宗有商为专美。 祖乙盘庚亦贤君,三十传纣覆商祀。 周兴积累由后稷,公刘... |
| 短短横墙。 矮矮疏窗。 *憎儿、小小池塘。 高低叠障,绿水边傍。 却有些风,有些月,有些凉。 日用家常。 木几藤床。 据眼前、水色山光。 客来无酒,清话何妨。 但细烹茶,热烘盏,浅浇汤。 |
| 阆苑瀛洲。 金谷重楼。 算不如、茅舍清幽。 野花绣地,莫也风流。 却也宜春,也宜夏,也宜秋。 酒熟堪*。 客至须留。 更无荣、无辱无忧。 退闲一步、着甚来由。 但倦时眠,渴时饮,醉时讴。 十二作元僧明本词。 案词综谓此词见呜鹤余音,但检鸣鹤余音卷六并未注 |
| 水竹之居。 吾爱吾庐。 石粼粼、乱砌阶除。 轩窗随意,小巧规模。 却也清幽,也潇洒,也安舒。 懒散无拘。 此等如何。 倚阑干、临水观鱼。 风花雪月,赢得工夫。 好炷些香,图些画,读些书。 首,注引笔记,不知是何笔记。 前两首又见沈雄古今词话卷下。 据元彭致中鸣鹤余音卷六,载前两首,并未注名氏。 |
| 水竹之居。 吾爱吾庐。 石粼粼、乱砌阶除。 轩窗随意,小巧规模。 却也清幽,也潇洒,也安舒。 懒散无拘。 此等如何。 倚阑干、临水观鱼。 风花雪月,赢得工夫。 好炷些香,图些画,读些书。 首,注引笔记,不知是何笔记。 前两首又见沈雄古今词话卷下。 据元彭致中鸣鹤余音卷六,载前两首,并未注名氏。 |
| 亭枕临漳一水阴,半空云雾锁寒林。 山从天宝来鸾远,基闢开元历代深。 |
| 历代兴亡亿万心,圣人观古贵知今。 古今成败无多事,月殿花台幸一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