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剑光长笑古刘家,不斩流星只斩蛇。 从得历年三四百,蟠桃犹自未开花。 |
| 扁舟驻寒濑,轻策到临泉。 僧说黄巢事,碑鑱庆历年。 幽花荒甃晚,落木古城烟。 兴废俱陈迹,相看一茫然。 |
| 太史书云日,周家纪历年。 一樽供笑裹,五载客江边。 城暗催春雨,山连作雪天。 功名惊过隙,节物自推迁。 |
| 蜀道还吴鬓已丝,历年二纪固应衰。 宁知病思沉绵日,又见秋风摇落时。 锦雉白鱼供野饷,青林红树入新诗。 东村寂寂风烟晚,酒挂驴肩又一奇。 |
| 人去坛空几历年,尘埃难没汉山川。 窦门深入壶中地,环壁遥开瓮外天。 致雨土龙如解化,随时木鹤亦能仙。 要知万劫长生处,古篆惟存石鼓篇。 |
| 诸王居处僻,古屋满山坡。 传到宋淳佑,来从晋永和。 诗书历年久,名胜结交多。 一涧流芳涧,滔滔秋水波。 |
| 橘柚垂华实,乃在深山侧。 闻君好我甘,窃独自雕饰。 委身玉盘中,历年冀见食。 芳菲不相投,青黄忽改色。 人傥欲我知,因君为羽翼。 |
| 虚已尧黄屋,清心汉弋绨。 乾符开太一,坤轸拓全齐。 镇国天球在,宾空宝仗迷。 历年施泽久,四海哭遗黎。 |
| 性弘定慧空消息,虚谷传神。 无象天真。 拍塞乾坤貌至纯。 历年无碍圆明相,不变长春。 祖意明伸。 阴粹阳精身外身。 |
| 庭木舞风雨,清秋来我堂。 衾裯偃宵寐,灯火照新凉。 昔我来清颍,庭花有晚芳。 坐看桐叶暗,已近菊枝黄。 岁月忽流驶,形骸变老苍。 淹留应有命,通塞讵能量。 寂历年华晚,优游永日长。 忧时非我事,黄卷有虞唐。 |
| 边隅属国剩高骊,鸭绿东西入建夷。 万历年中援海日,董山遗孽一羁雌。 |
| 握手论心九历年,中间多难不堪传。 相亲幕府分襟后,说到铜官制锦前。 访我田园犹命驾,爱贤时节好加鞭。 别怀莫问书疏数,老病无端日书眠。 |
| 燕说谈古书,六籍无诗如。 彼序鬼一车。 毛郑贲其须。 古今几大儒,亦复鼓应桴。 历年二千余,耳目为所驱。 卓哉紫阳朱,订顽砭其愚。 俗说力扫除,沙沉得简珠。 士惑真难祛,于今道犹孤。 高叟一鄙夫,服肤与世殊。 在天悬方诸,如闻叹起予。 |
| 前朝太史宅,基撤万民庐。 太师一去宅,问宅今何如? 赤地无所有,庭树八九株。 缅怀炙手日,门前卿大夫。 肥马在东厩,脂羊出中厨。 光妓列秦赵,佐酒吹笙竽。 历年未五十,一抔不枝梧。 歌笑不于此,悔不桑为枢。 道旁甲第子,过马一踟蹰。 |
| 至哉帝德,乃圣乃神。 恭已南面,天下归仁。 历年长久,垂裕后人。 祀修旧典,实命维新。 |
| 衔尾洋洋石上镌,或依于藻或依莲。 梦占周室中兴日,刻自唐人多历年。 隐见有时非强致,丰凶当岁必开先。 太平谁谓真无象,罩罩还歌乐与贤。 |
| 二仪育万物,四时代寒暑。 三五咸哲王,质文有今古。 圣人贵通变,愚者或未睹。 周公兴礼乐,光翼兄与父。 宣尼谋鲁国,一变道斯举。 旧章不可忘,季世赖毗辅。 苟能继先志,改制固法祖。 国家历年祀,庶绩罔不叙。 乘时宜损益,更化俟明主。 愧无贾生书,今日悟当宁。 ¤ |
| 宦历年多鬓未霜,乞闲几度上封章。 共看解组朝辞馆,争贺悬鱼晚在乡。 家箧已添新划藁,锦袍犹带旧薰香。 溪南别墅乐行堪,策杖乘闲步夕阳。 |
| 濯锦江边唱绝强,孤青和者亦夔襄。 历年虽久地相远,在寝岂止升渠堂。 纵能帖石防颓岸,随寓幽居供赏玩。 何发是处斗门雄,莆壤万农生赞叹。 庄周笑我机械深,夏王见我须赏音。 莫道白头犹未遇,等劳一片活人心。 |
| 弓剑相随几历年,鬓毛斑剥饱风烟。 可怜芦叶胡笳地,又过菊花新酒天。 耳听骅骝还紫逻,梦随白鹭过青田。 家僮久问谋归未,想笑吾顽不可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