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飕飕风露发根凉,月落菱歌尽意长。 分得镜湖才一曲,吃亏堪笑贺知章。 |
| 露湿芙蕖冷,月明薝卜香。 残醉吹欲无,飕飕发根凉。 岂惟弃世事,形影亦相忘。 空忆南山下,新秋射虎场。 |
| 一叶两叶病木霣,一点两点疏萤流。 水底星河秋脉脉,发根风露夜飕飕。 |
| 云木上苍冥,行藏只草亭。 雁随秋到早,山入市来青。 投老余渔具,能诗例鹤形。 发根风露入,肺渴喜初醒。 |
| 碧峰秋寺内,禅客已无情。 半顶发根白,一生心地清。 竹房侵月静,石径到门平。 山下尘嚣路,终年誓不行。 |
| 年光离岳色,带疾卧南原。 白日与无事,俗人嗔闭门。 樵鱼临片水,野鹿入荒园。 莫问荣华事,清霜点发根。 |
| 屏居无俗事,薄暮行溪园。 断续风蝉噪,俯仰露叶翻。 月出照西壁,参差见檐痕。 新沐嬾不栉,清冷入发根。 临流挥羽扇,对月倾芳尊。 寄谢南昌尉,何必隐市门。 |
| 发根萧爽受微风,徙倚阑干月正中。 天宇了无云一点,城楼俄报鼓三通。 庭皋簌簌吹凋叶,江渚翩翩落断鸿。 回首人间尘土恶,骑鲸聊驻水精宫。 |
| 暑气方然一鼎汤,聊呼艇子夜追凉。 微风忽起发根冷,阙月初升林影长。 渐近场中闻笑语,却从堤外看帆樯。 超然自适君知否? 身世从来付两忘。 |
| 牙簪不可忘,来处隔炎荒。 截得半环月,磨成四寸霜。 晓辞梳齿腻,秋入发根凉。 好是纱巾下,纤纤锥出囊。 |
| 去日如驰衰有验,万事惟当就收歛。 可怜未与酒相忘,风月婆娑犹不厌。 有时清夜行中庭,幅巾藜杖影伶竮,松风十里吹残梦,萝月三更照半醒。 河倾鸡唱吟未已,爽透发根清入齿。 晨光底事不贷人? 辘轳汲水啼鸦起。 |
| 山房古柏暗,近在汉陵边。 天供不为乐,母心常所悬。 朝途发根冷,暮野鸟行先。 子道岂殊众,谁云绝世缘。 |
| 雪浸发根,秋生眼棱。 肯月泉头客,清风楼上僧。 潮翻麈尾兮蹴踏龙象,风旋羊角兮变化鲲鹏。 主盟佛事,最得人憎。 |
| 饭罢颓然付一床,旷怀真足傲羲皇。 松棚尽日常如暮,荷沼无风亦自香。 倚杖月生人影瘦,岸巾露透发根凉。 颇闻王旅徂征近,敷水条山兴已狂。 |
| 周昉富贵女,衣饰新旧兼。 髻重发根急,妆薄无意添。 琴阮相与娱,听弦不观手。 敷腴竹马郎,跨马欲折柳。 |
| 一雨萧然洗睡昏,清晨屣履自开门。 岂惟爽气生山袂,坐觉凉颸入发根。 浦口鱼多来野鹤,林梢果熟下山猿。 吾庐清绝君知否? 钓雪寒江不足言。 |
| 为僧不游醯瓮鸡,游不名山沮泽龟。 见山无诗僧亦俗,诗不高古犹无诗。 吾谦年少钟老气,发根甫断拨云去。 归来笠雪两肩寒,已觉囊中有佳句。 一枝瘦杖万里心,策策尚欲穷幽寻。 湖光山绿上下竺,谷花溪月东西林。 我亦爱山行不得,把酒高歌壮行色。 为语春风九里松,题诗野客今头白。 |
| 遥夜帘栊已借秋,阑干星斗挂檐头。 鹊翻清影移枝宿,萤弄孤光拂簟流。 榻上琴书纷枕藉,发根风露冷飕飀。 故人莫笑幽居陋,此夕真从造物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