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平生治狱有阴功,忠孝临民父母同。 赣上樵夫谈卓令,宣城老吏识于公。 |
| 更生苦讼石中书,宰掾非人欲引裾。 两猾论兵几败国,同时御史更谁如。 |
| 军容百万转风雷,独料王师不战摧。 三箧飞书公对狱,元丰天子照奸回。 |
| 晋地无戎卧贼曹,民兵赐笏解弓刀。 六年讲武儒冠在,不踏金门著战袍。 |
| 曾发公家钜万钱,沟中襁褓却生全。 三齐水後皆禾稼,不杀耕牛更可传。 |
| 陇上千山汉节回,扫除民蜮不为灾。 蜀茶总入诸蕃市,胡马常从万里来。 |
| 微才空觉滞京师,末学曾为叔父知。 雪里题诗偏见赏,林间饮酒独令随。 游客尽伤春色老,贫居还惜暮阴移。 欲归江海寻山去,愿报何人得桂枝。 |
| 吴乡岁贡足嘉宾,后进之中见此人。 别业更临洙泗上,拟将书卷对残春。 |
| 春园移春栽,芽孽粳粒大。 东风日日吹,喷吐不暇裹。 杨梢青犹未,桃萼红尚可。 田蔬美已最,村醑醇亦颇。 少年慕立事,幸得能几个。 艰难合归来,茅屋聊共佐。 |
| 日惨长亭暮,天高大泽闲。 风中闻草木,雪里见江山。 马向塞云去,人随古道还。 阮家今夜乐,应在竹林间。 |
| 闻道台源境,锄荒三径通。 人曾梦蚁穴,鹤亦怕鸡笼。 万壑秋声别,千江月体同。 须知有一路,不在白云中。 |
| 凌兢瘦马不堪驱,塞眼红尘暗九衢。 太学虀盐聊乐只,故园桃李且归欤。 上书北阙三年困,种豆南山一半芜。 忍志动心天相我,莫惭关吏辱陈余。 |
| 百摺榴花照画筵,八千椿历记遐年。 东公西母朱颜老,玉女金童彩服鲜。 梅雨涨添春色酒,麦秋黄起寿炉烟。 铜壶未下三更水,犹是清和四月天。 |
| 夷惠之间得趣多,天教弥月占清和。 门当午市心如水,发插秋霜脸自酡。 雨洗竹香侵瑞鸭,风翻荷润入杯螺。 欲知寿算长多少,楼外西江万里波。 |
| 拂拂南薰入燕堂,兽炉清润酒尊凉。 筵开汤饼麦初熟,彩结茶花丝正香。 翠竹有孙添夏笋,红榴能笑发春妆。 都将造物无穷景,来与仙翁献寿觞。 |
| 五典三纲宇宙,千金九鼎祖宗身。 茶租急切同胞义,冰蘖规模一个仁。 日月照临伦理得,山川回合栋梁新。 教人以意非言语,此事由家更及民。 |
| 异乡兄弟少,见尔自依然。 来酌林中酒,去耕湖上田。 何朝逢暑雨,几夜泊鱼烟。 馀力当勤学,成名贵少年。 |
| 巢岸南分战鸟山,水云程尽到东关。 弦歌自是君家事,莫怪今来一邑闲。 长忆山阴旧会时,王家兄弟尽相随。 老来放逐潇湘路,泪滴秋风引献之。 |
| 艰难闻道有归音,部曲霜行璧月沉。 王春正月调玉烛,使星万里朝天心。 颇令山海藏国用,乃见县官恤民深。 经心陇蜀封疆守,必有人材备访寻。 |
| 少年有功翰墨林,中岁作吏几陆沈。 庖丁解牛妙世故,监市履狶知民心。 万里书来儿女瘦,十月山行冰雪深。 梦魂和月绕秦陇,汉节落毛何处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