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十日公府静,巾栉起清晨。 寒蝉近衰柳,古木似高人。 学佛宁忧老,为儒自喜贫。 海山归未得,芝朮梦中春。 | 
| 把酒上金台,伤心泪落杯。 君臣难再得,天地不重来。 古木巢苍鹘,残碑枕碧苔。 倚阑休北望,万里起黄埃。 | 
| 一握寒天古木深,路人犹说汉淮阴。 孤云不掩兴亡策,两角曾悬去住心。 不是冕旒轻布素,岂劳丞相远追寻。 当时若放还西楚,尺寸中华未可侵。 | 
| 古木已抑藏,长藤亦奇怪。 潜根苍藓中,矫尾青云外。 严严秋霜剥,悠悠夏景晒。 摧残复长养,缎练成老大。 蛇蟠筋脉壮,龙死躯壳在。 他时雷破山,大雨洒滂沛。 兹松若变化,无乃遭结禬。 附枝物所患,夺朱古为戒。 | 
| 斋粮资讲舍,遗像拜山中。 不尚神仙术,特存儒者风。 斯文真未丧,吾道岂终穷。 为忆皋比拥,庭前古木丛。 | 
| 榻前鼓吹蛙一部,榻上古木吟风雨。 客来相倚竹根眠,免令不解陈登去。 | 
| 霜轻两鬓欲相侵,愁绪无端不可寻。 秦女红妆空觅伴,郢郎白雪少知音。 长亭古木春先老,太华青烟晚更深。 独向灞陵东北望,一封书寄万重心。 | 
| 危柯早得秋,羁鹤易知晓。 幽人带星起,古木叫孤鸟。 帘影一丈高,曙色万里杳。 人衡苍茫内,树立浩荡表。 安知南征云,不自厌纷扰。 秋光接岩气,终觉风味少。 红矜古蓉丽,白惜渚莲夭。 观妄眼已空,触物思还悄。 贺公岂真狂,有激或成矫。 归登神圣台,一笑万缘了。 | 
| 朱甍突兀倚云寒,潮打孤城寂寞还。 荒草断烟新驿路,夕阳古木旧江山。 英雄聚散阑干外,今古兴亡欸乃间。 一曲尊前空击剑,西风白发泪斑斑。 | 
| 古木卧山腰,危根老盘石。 山中苦霜霰,岁久无春色。 不如岩下桂,开花独留客。 | 
| 谬官辞获免,滥狱会平反。 远与故人别,龙钟望所言。 阴天寒不雨,古木夜多猿。 老病北归去,馀年学灌园。 | 
| 释褐来成武,徒劳自感伤。 位卑松在涧,俸薄叶经霜。 迳拥寒莎绿,门横古木苍。 冠缨尘已满,未敢濯沧浪。 | 
| 前村不多地,坐觉阻且长。 梅花应已开,鼻观来清香。 天公爱衰朽,古木敲鸣珰。 僵仆巧耐寒,冰柱生承浆。 | 
| 修竹娟娟净如洗,古木槎牙半空倚。 莫嫌怪石长苍苔,当年曾中将军矢。 将军年少多奇勋,平生意气凌秋云。 他时太史书勋业,汗简须当用此君。 | 
| 千年古木卧无梢,浪卷沙翻去似瓢。 几度过秋生藓晕,至今流润应江潮。 泫然疑有蛟龙吐,断处人言霹雳焦。 材大古来无适用,不须郁郁慕山苗。 | 
| 古木千章覆地阴,微风披拂递幽吟。 化身大士久圆寂,归命群黎无古今。 能使兵戈长偃息,要知原力本宏深。 中原赤子方鱼肉,原广当年济物心。 | 
| 水非凡浊石非顽,水石萦回九锁间。 游客步随清浪起,道人身似白云闲。 仙岩泉滴琼音碎,古木风轻宝盖翻。 共酌翠蛟亭上酒,翠光相与映红颜。 | 
| 俯瞰江城十万家,旧居却叹久荒遐。 秋空云片归飞鹤,古木藤阴屈结蛇。 卧爱滩声长在耳,望穷山色接无涯。 凭君命句天然景,流落人间与众夸。 | 
| 琼台东畔石桥西,三径无尘古木垂。 囊里歌编君相赐,腹中珠穴老庄知。 风回蕙帐过猿岭,月上茅堂透鸟枝。 万载圣朝高士传,何人更得效依稀。 | 
| 江上胥山古木阴,祠堂气象亦萧森。 江云不散忧君色,山月犹明死国心。 迁史简编今断缺,吴人牲酒日肥深。 鄙怀异代悲忠烈,一拜威灵泪满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