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知山不厌,高处更营亭。 对面开诗景,当空列画屏。 药生香草异,盖结古松灵。 见说师斋暇,时来此读经。 |
| 与客敲诗倚古松,乱蝉声里夕阳春。 几年饭颗山头瘦,槐叶今朝得饱供。 |
| 古松吟绕石磷磷,汤惠休辞岂易闻。 红叶寫成藏不得,暮风吹断碧溪云。 |
| 无累无机祇任缘,一斋长掩古松边。 寒垂白发过深雪,不下青林知几年。 木叶当薪烧更暖,薑苗为屦著难穿。 竟何人问东林社,时引清流灌碧莲。 |
| 阅武场开傍古松,忽惊尘起废墙东。 黑蜂飞毒归锄下,白骨通灵入梦中。 花草地宽千骑勇,鼓鼙声撼一坏空。 若钱若马讹传久,难觅埋铭证异同。 |
| 古松连茂阴,长日憩其下。 便此幽闲地,乐得人事寡。 老已厌琴书,闲即弄杯斝。 幸隔城敔远,目不触车马。 世自与我违,我非忘世者。 |
| 蜂迷蜜瓮术丝香,蚁泛花甆碧玉浆。 县僻人稀寒日晚,古松樛翠出危墙。 |
| 衣冠古雅御风行,为我迟留半日程。 未盍簪时劳梦寐,一倾盖后见生平。 相看惟有兴亡叹,欠死难将出处评。 回首梅花古松下,忍寒终不惹春情。 |
| 象续祥光动,门弧瑞气缠。 秋来孤鹤健,霜近古松坚。 邻境兵戈尽,新恩雨露偏。 轺车犹问俗,宝带独优贤。 投笔男儿志,封侯烈士年。 老成端可恃,终冀勒燕然。 |
| 红紫竞芳丛,中蟠一古松。 春风自来去,吹不劝苍龙。 |
| 寺古松楠老,岩虚塔庙开。 僧缘蚕麦去,官数荔支来。 石室无心骨,金铺称意苔。 若为刘道者,拽得鼻头回。 |
| 五十三年行脚,走遍天涯海角。 早知唐丧光阴,诲不闭门独活。 古松下苔石憨眠,野溪边筇枝倒卓。 幽鸟啼春水奏流,湊成一曲村田乐。 |
| 立马山前问酒家,山峰森列两溪斜。 扶疏新竹听流水,夭乔古松看霁霞。 远目自能供觅句,枯肠终不奈搜茶。 一杯汤饼工窗晚,危坐清吟对月华。 |
| 天台四面翠如屏,洞穴幽奇地最灵。 百尺岩中真像在,千年涧畔古松青。 路傍断石留神迹,壁上遗文缺旧铭。 我是丹丘仙郡守,暂来犹似觉魂醒。 |
| 逋客还山一笑咍,故人怜我不嫌猜。 晓猿夜鹤总欢喜,蕙帐草堂相与开。 可为雨芽烟蕨住,直缘流水古松来。 枝巢若许鹪{僚亻换鸟右}借,投老此生真快哉。 |
| 衡山七十二,高是祝融峰。 下界蛮方近,中天岳势崇。 四维皆佛占,绝顶正秋浓。 翼宿平垂地,雷池暗起龙。 简书曾禹授,燔祭自周封。 拜庙巡阴石,看桥入古松。 雪深居板屋,日转动厨钟。 片水清如镜,洞庭微见踪。 |
| 暂至朝真主,却思归旧峰。 只依三事布,唯有一枝筇。 月上当孤室,风生自古松。 阴功从此满,何处觅遗踪。 |
| 斗大山庵历几春,茂林丰草绿初匀。 青山缭绕犹列戟,玉涧萦回似曳绅。 新竹羽成雏凤尾,古松鳞长老龙身。 吾年已迈嗟无用,表道泷冈尚欠人。 |
| 宿雨初收湖水香,水边风月阑干长。 幽情多驻古松里,旧梦几空春草塘。 移竹栖鸾锺野趣,卷帘通燕怅年光。 衰残谩自恋名酒,足弱体瘦谁扶将。 |
| 袖有新诗如美玉,知君去意十分浓。 山行见草认灵药,午歇就阴依古松。 两鬓已添蓬蔂色,三年判作飘零踪。 羁情夜后更愁绝,深涧断猿溪寺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