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山孤山,不孤而孤,孤而不孤。 孤与不孤,各有其境,各有其图。 |
三国名臣宅,千楹释子宫。 但求除橘籍,不见老松公。 怀抱凌云上,规模偃盖同。 须防雷雨际,恐复化为龙。 |
直枝难立鸟徘徊,地瘦根孤碍石回。 山野不逢终更老,闾阎无用始为材。 更无匠伯身尝过,只有幽人眼暂开。 谁与东风记霜雪,争令平地肯栽培。 |
寒松一干老苍苍,古寺门前岁月长。 匠伯偶图舟楫利,禅翁方患斧斤伤。 得全此日同齐栎,勿翦他年经召棠。 可但与君期久远,相将俱列大夫行。 |
百尺森疏倚梵台,昔人谁见此初栽。 故园未有偏堪恋,浮世如闲即合来。 天暝岂分苍翠色,岁寒应识栋梁材。 清阴可惜不驻得,归去暮城空首回。 |
志在千寻上,根蟠十里间。 不除当路树,为作对门山。 田近龙常见,枝低鹘可攀。 向来戎马入,世故涉艰难。 |
随意寄招提,名园自水西。 托松临古涧,将鸟学卑栖。 辨字追龙篆,探微得马蹄。 遍游华藏界,还与一麈齐。 |
山中老子一间屋,屋后秦人五大夫。 丘壑得专閒日月,衣冠甚伟古眉须。 计今当是百年物,着我添成六老图。 已有茯苓巢可俯,待烹石鼎疗诗癯。 |
风韵飕飕远更清,苍髯瘦甲耸亭亭。 连根欲斗岩峦力,一盖常涵雨露背。 曾映月明留鹤宿,近经雷霹带龙腥。 衰残愧我无仙骨,愿采流膏慰暮龄。 |
十丈苍皮带雪僵,山云归晚泊书床。 不缘曾读离骚熟,兰亦欺人未肯香。 |
坛庙千年草不生,幽真曾此荫余清。 月枝地上流云影,风叶天边过雨声。 材大贤於人有用,节高仙与世无情。 秦山陂下今迷处,苦里宫中漫得名。 |
摩空翠鬣,万古知难老。 色作青铜雪霜饱。 似杜甫惊人,马卿傲世,二子者,可以状君兀奡。 托根燕市侧,游戏支离,一笑风尘比鸿爪。 任丝管喧阗,貂禅赫奕,更七姓鞭丝醉袅。 只西风吼处作涛声,对凤阙龙墀,吾存吾傲。 |
细草亦全高,秋毫乍堪比。 及至干霄日,何人复居此。 |
皇甫冉细草亦全高,秋毫乍堪比。 及至干霄日,何人复居此。 |
石上盘古根,谓言天生有。 安知草木性,变在画师手。 阴深方丈间,直趣幽且闲。 木纹离披势搓摔,中裂空心火烧出。 扫成三寸五寸枝,便是千年万年物。 莓苔浓淡色不同,一面死皮生蠹虫。 风霜未必来到此,气色杳在寒山中。 孤标可玩不可取,能使支公道场古。 |
盘根几耸翠崖前,却偃凌云化至坚。 乍结精华齐永劫,不随凋变已千年。 逢贤必用镌辞立,遇圣终将刻印传。 肯似荆山凿馀者,藓封顽滞卧岚烟。 |
种在法王城,前朝古寺名。 瘦根盘地远,香吹入云清。 鹤动池台影,僧禅雨雪声。 看来人旋老,因此叹浮生。 |
笔端老木千岁心,一见洗我尘土襟。 坐久令人忘愠喜,古今碧涧落寒冰。 乍浓乍淡阴复晴,晦明变化天所成。 相画这法如相士,骨奇肉瘦神必清。 烟淡云疏天幂幂,顷刻风雷暗尘壁。 画工羞看手如神,十日一水五百石。 |
露湿青松细细香,旋呼拄杖踏斜阳。 三生旧发游山愿,一卷新传辟谷方。 云外未论笙鹤近,尘中实厌簿书忙。 拾樵汲涧俱清绝,聊为煎茶一据床。 |
台高十丈独株松,下有仙人旧履踪。 三十二窠丹灶在,亦云数目应龟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