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淮入洛地多尘,举扇西风欲污人。 但怪云山不改色,岂知江月解分身。 安心有道年颜好,遇物无情句法新。 送我长芦舟一叶,笑看雪浪满衣巾。 |
辛自同裘好,谁令异巷居。 恭承五个字,不但百车渠。 句法端何样? 先生肯乞余。 只容弹剑铁,敢道出无车。 |
客单近挂屋东偏,细看家风似阆仙。 为功月舡来茂苑,因披云衲出潭田。 诗篇熟诵如持咒,句法旁参若勘禅。 既是西来须会意,此心还许野人传。 |
浪仙句法得全功,崔子区区立下风。 客冢相望归不得,青衫憔悴两君同。 |
一代诗盟孰主张,试探源委见深长。 家声甫里归严濑,句法茶山出豫章。 千里寸心长炯炯,十年两鬓漫苍苍。 扁舟纵欲乘风去,可不一登君子堂。 |
旧闻修觉寺,苇岸却维舟。 句法雄千古,山形尽数州。 野宽仍据会,江合却分流。 畏暑犹如此,吾方事远游。 |
渊明句法古无有,头上幅巾供漉酒。 李白豪篇惊倒人,举目望天不计斗。 二子风流不可追,公作幽轩为唤回。 长鲸渴兴沉江海,锦囊妙句生风雷。 安得一廛在公侧,时时去作孔融客。 愁肠得酒生和风,也向毫端写春色。 |
道德五千言,屡读殊隐奥。 颇能分句法,已自到微妙。 治国与修身,篇篇言上道。 讲解七十家,识者自知要。 |
亭上经秋宴,同乡见亦难。 鬓从前度白,枫是此回丹。 句法流传否,交情寤寐间。 重来兴不尽,谁棹小舟还。 |
雪霁风犹万竅号,微吟拥鼻袖无羔。 一寒如此还风味,和得诗成句法高。 |
文采於菟见一斑,旧知句法有渊源。 殷勤不废琢磨力,圆熟几无斧凿痕。 明日风烟空有梦,何时樽酒得重论。 秋来景物皆佳句,写寄银钩莫厌烦。 |
蟠空健笔虎蛟腾,九折羊肠万马登。 裁剸燠寒真儿圣,牢笼泉石肯输僧。 命意得了兔走穴,放字未安狐听冰。 句法当头飞棒喝,就渠言下辨三乘。 |
琢磨佳句敌离骚,赖得朋来漉酒陶。 时遣纡余资卓牵,更将华妙济雄豪。 阁临巨浸南溟近,帘捲晴空北极高。 更约高谈句法外,可怜天下政滔滔。 |
句法俊逸清新,词源广大精神。 建安才六七子,开元数两三人。 |
晓行云海意苍茫,画入王维鸿雁行。 烟树屏山分远近,风帆沙鸟认微芒。 笔端应有鲛人泪,句法仍搜墨客肠。 日暮归来欣有得,眼空当不数潇湘。 |
风波未暇怨浮萍,多谢朋来慰此情。 君似张凭真理窟,我惭侯喜得诗声。 酒杯莫向吾徒浅,句法当令叔世惊。 又恐诸公连茹去,堂堂王室要扶倾。 |
诗伯于今第一流,清篇传诵到鳌头。 共推句法源流远,伯仲夔州只楚州。 |
平生梦寐临川郡,故在溪堂竹友斋。 句法已看行世集,风声犹得起人怀。 有孙住著园依水,薄宦旧来松俨槐。 纵是尘埃政冲突,可无一语道离乖。 |
精识高标不世才,泉台一掩怅难回。 词源断是诗书力,句法端从践履来。 西掖北门聊尔耳,春风秋月亦悠哉。 问君身后遗何物,只有窗间水一杯。 |
齐己诸人壳已蝉,不传诗印又多年。 水萍粘瓦终无用,风絮沾泥不是禅。 谁识咸酸居味外,要追风雅到删前。 读师句法真家数,拂拂松阴响涧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