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怪得天飞雪,寒成晓不同。 练光铺迥野,玉屑下长空。 片片梅花雨,团团柳絮风。 人间呈瑞应,还喜兆年丰。 |
| 阴阴弥宇宙,黯黯一天同。 初讶银为界,无非玉散空。 夜迷连皎月,晓舞助严风。 真宰恁谁问,年来物未丰。 |
| 冻云谁剪下,天地已凝严。 试看郊原润,何如雨露沾。 渔蓑寒愈重,客舍恨犹添。 晓起空庭步,深埋屐齿尖。 |
| 始贺今朝雪,隆寒特地严。 莫愁穷户闭,还喜大田沾。 黄竹歌休唱,红炉火屡添。 华颠应处处,早得是山尖。 |
| 一门三相两封王。 见说郎,美文章。 收拾长才青眼是黄堂。 柏府槐厅朝暮直披玉雪倚冰霜。 灵山怀玉郁苍苍。 古城隍,带仙房。 瑶草紫芝陏处发天香。 尽道如今千外好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金缕唱,锦帆张。 |
| 紫绀琳宫侧,芳园丽景回。 焚香青霭聚,洗鹿白云开。 橘想灵均什,亭堪内史才。 更怜花径里,月色夜深来。 |
| 苍岷万仞起岩峦,潺瀑霏霏尽日寒。 倒泻银河拖白练,人间应作六花看。 |
| 既有史才,又得墨妙。 今古言辞,事功谈笑。 蜀人之藏,曰维其棠。 我时其传,以著不忘。 |
| 江上飞樯高数寻,西风客路思难禁。 三千奏议曾经国,十万兵屯已属心。 官驿疏梅春意足,楚天孤鹜晓烟沉。 闽南君去才称最,慰我秋鸿达好音。 |
| 久已安时论,狂因叹史才。 及知前辈少,谁说过江来。 日月间难得,星霜老易催。 阳秋百年事,作意莫迟回。 |
| 柱史才年四十强,须髯玄发美清扬。 朝天绣服乘恩贵,出使星轺满路光。 锦水繁花添丽藻,峨嵋明月引飞觞。 多才自有云霄望,计日应追鸳鹭行。 |
| 纷纷处世羡鸣珂,君隐考盘诗独哦。 三径早知皆坦路,一庵聊复障颓波。 田园无悔归家晚,松柏存看绕舍多。 笑我身闲闲未得,不知何日再相过。 |
| 从昔传家学,当今良史才。 声名冠西蜀,风节象东台。 朝迹何收速,归心挽不回。 一麾从此去,万里可能来。 |
| 史才司秘府,文哲今超古。 亦有擅风骚,七联文墨曹。 圣贤三代意,工艺千金字。 化识从臣谣,人推仙阁吏。 如登昆阆时,口诵灵真词。 孙简下威凤,系霜琼玉枝。 |
| 周郎有史才,班马可并驱。 纷纷谗谄人,畏君笔削诛。 我恨接君晚,要亦君之徒。 沈痾积岁月,顾此留须臾。 志我圹中石,赖君文不谀。 庶乎陵谷变,名字见君书。 |
| 颍川先生气佳哉,软语款细怀抱开。 万言倚马有余味,一室扫地无纤埃。 悬知得句先钵韵,便觉北南瞻斗魁。 向来小驻奔电马,始今须遂良史才。 |
| 圣王久已徂,方策不俱逝。 大者载诗书,遗烈播无际。 猗嗟德不泯,文章亦相俪。 吾观三五迹,旷代若同世。 区区汉唐来,群儒犹善继。 葳蕤竹素间,君相赖攸济。 皇朝属全盛,光重施来裔。 自非良史才,大业有瑕翳。 愿言见作者,缀缉列凡例。 纷纶括群典,俶傥袭六艺。 言文行则远,斯理良匪细。 惓惓告在位,秉笔当勿替。 |
| 离客穷海阴,萧辰归思结。 一随浮云滞,几怨黄鹄别。 妙年即沉痾,生事多所阙。 剑中负明义,枕上惜玄发。 之子良史才,华簪偶时哲。 相思千里道,愁望飞鸟绝。 岁暮冰雪寒,淮湖不可越。 百年去心虑,孤影守薄劣。 独馀慕侣情,金石无休歇。 |
| 烨烨苍龙宿,腾光射斗杓。 嘉时锺间气,契在丛霄。 感会风云际,承恩雨露朝。 史才资笔削,使指载歌谣。 十载霜威重,*连弊俗消。 赐环归画省,鸣玉率英寮。 典礼还咨伯,寅合佐尧。 谠言文石陛,正色紫宸朝。 共说门阑喜,谁云天路遥。 一龙今在沼,三凤并仪。 道在须调鼎,谋深鄙貂。 高情真邈邈,逸气更飘飘。 仙果虽迟熟,灵椿信後... |
| 天子岁尝龙焙茶,茶官催摘雨前牙。 闻香已入中都府,团品争传太傅家。 小石冷泉留早味,紫泥新品泛春华。 吴中内史才多少,从此莼羹不足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