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玉版初参后,桄榔半醉中。 谁知三里外,有此五人同。 移座淋头雨,开窗拂坐风。 明朝公事了,假道访虞公。 |
| 及是凡几见,于今乃白头。 殷勤蒙饭设,缓急与医谋。 夫子自为德,畸人何足忧。 诸家何所历,更有若人不。 |
| 芦花秋摵摵,征思旆悠悠。 歌吹莫愁国,鼓饶熊绎州。 胸奇空盾鼻,胆隽落旄头。 傥有西风雁,频书老故侯。 |
| 衰病久忘情,相逢泪忽倾。 见君重娶妇,于我尚如兄。 秩满无人事,官卑有政声。 归装诗卷送,荐牍漕台迎。 二祖名俱重,孤身责讵轻。 长将今仕看,忽遣后图更。 |
| 它乡异县歘相逢,岐国家声聋贷崧。 仕宦一生无去国,周旋四世不言功。 太平时节司文事,满世交游尽至公。 若把安荣观后进,百年未抵一年中。 |
| 老烂为儒山泽臞,半生辛苦就名誉。 三千白发身无事,一点青灯夜读书。 真率杯盘如洛会,崎岖岩壑似陶庐。 欲知老泪挥难尽,洒遍霜飙更湿裾。 |
| 故家零落眼中稀,岁月峥嵘踏路岐。 诗解穷人君莫恨,钱能使鬼我方知。 片言折狱非无日,谈笑封侯会有时。 一上梅山吊槃瓠,賸题佳句写幽思。 |
| 宦游曾记旧桐川,泮水凄凉愧郑虔。 怪得儒流有师法,知从乡老得心传。 未酬龙伯连鳌手,遽作维扬跨鹤仙。 太息孔门空用开,不教一柱果擎天。 |
| 宣城彩笔真堪爱,蜀色红笺更可夸。 雅称风流刘大著,闲时题咏海棠花。 |
| 桃李春风山谷酒,河阳桃李更春风。 风流建水翁承赞,樽酒论文千载同。 |
| 对敌何曾挫一毫,避人堪笑却成逃。 莫思蓬户飞三箭,且向椿闱带两髦。 年少枉随流水去,老来方悟入山高。 儿童已辨新诗句,拟钉门符换书桃。 |
| 远宦风波隔,归期岁月频。 天形孤鸟晚,烟色大江春。 驿路向山郭,船樯留估人。 高台望不极,空使鬓华新。 |
| 秦人勇斗暴,狱讼号难理。 锱铢较罪法,阙责莫可避。 苏生决曹掾,以明缚奸吏。 我见狱户囚,出入有平气。 章章三年课,已在山公启。 六月暑湿衣,出汗若炊燹。 俸微迫朝夕,冲热事行李。 一身不能赒,送子肠腑沸。 |
| 窈窈辰溪路,秦人此避秦。 子孙为洞户,世系本王民。 问淑桑鸮变,言忠黍貊亲。 此心能勿舍,何地不归仁。 |
| 入手青衫愧壮颜,悠悠底事白云间。 有心文字几千卷,适意茅茨三两间。 可奈红尘飞白羽,不容黄叟卧青山。 欲从宁水成仙骨,趁得先生未出关。 |
| 李白诗中蜀道难,把诗试读泪涩润。 江形诘曲千迥折,岭路{左山右赍}赠万屈盘。 登陟去年腰借折,追思今日鼻忧酸。 此行君不同屯蹇,五马相知旧长官。 |
| 当年有虞氏,初作理官名。 正以蛮兼冠,须烦允与明。 云孙今筮仕,溪子正称兵。 淑问端能继,淮夷不足平。 |
| 冲霄六翮困蓬蒿,清唳时时发九皋。 鹄立固应能独出,鸡群未免叹徒劳。 相从顾我怜冰玉,欲去知君刷羽毛。 幸脱樊笼随所适,平平飞去不须高。 |
| 朝来虹影散青红,旱气旋随夜雨空。 颃颉竞看飞石燕,蠉蠕应快洗桃虫。 旧闻人说天心解,今见时和岁事丰。 五谷穰穰无几日,敢将豚酒谢穹窿。 |
| 灞桥曾系雪中鞍,本自无愁可得宽。 山雨吹灯留客醉,官梅隔屋挟诗寒。 月明乌鹊占佳晤,莼老钙鱼梦故关。 住近短墙通草径。 却须时一过方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