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嫩秧被地如茵绿,落日衔天似火红。 闲依柴门贪晚眺,不觉辛苦乱离中。 |
| 当年杜老最风流,来往清江逸兴幽。 西蜀好山宣入画,南龛佳景远舒眸。 民安暂得琴书乐,岁宴间为麋鹿游。 记得鄱阳张子韵,白云红日共悠悠。 |
| 嬴女凤皇楼,汉姬柏梁殿。 讵胜仙将死,音容犹可见。 我有一心人,同乡不异县。 异县不成隔,同乡更脉脉。 脉脉如牛女,何由寄一语⑴。 |
| 碧玉莫愁身世贱,同乡仙子独销魂。 袈裟点点疑樱瓣,半是脂痕半泪痕。 |
| 因缘苟会合,万里犹同乡。 运命倘不谐,隔壁无津梁。 (《经籍考》云:康成编《玉台后集》,中间自载其诗八首,如《河阳居家女》长篇一首,押五十二韵,若欲与《木兰》及《孔雀东南飞》之作方驾者,末四句云云,亦佳) |
| 六十余龄两戊辰,今辰犹是未衰人。 青藜杖弃长行健,绿柳条新远望真。 早起书云聊卜岁,不须曝日已知春。 林居朝阙同乡老,尚忆当年拜紫宸。 |
| 近来南国家,半是北人坟。 异县谁怜我,同乡又失君。 深居传雅尚,坚坐挹清芬。 日落长安第,三槐拂暮云。 |
| 我昔客吴会,岁星直降娄。 乃多素心人,晨夕更唱酬。 及兹客燕蓟,岁星行一周。 亲友去眼远,日夕生离忧。 物外得衍师,似是支遁俦。 同乡或同归,此外非所求。 ¤ |
| 生长大夫宅,来归御史门。 吾儿天下宝,此母里人尊。 九岭三江外,孤云片月村。 同乡无见日,他国赋招魂。 |
| 客来一笑同乡味,便粉秋菰刷藕泥。 糟泥子姜仍旧法,笼缄乾笋俨新题。 白鱼紫蟹空濡沫,窘兔惊麋想砀迷。 自揣臞儒合蔬粝,放麑终恐愧巴西。 |
| 亭上经秋宴,同乡见亦难。 鬓从前度白,枫是此回丹。 句法流传否,交情寤寐间。 重来兴不尽,谁棹小舟还。 |
| 旌麾曾驻鉴湖边,别去匆匆又两年。 清夜梦分千里月,同乡人名一方天。 素知心事有鸥在,欲寄音书无雁传。 见说使星临浙右,明朝便买渡江船。 |
| 同乡唯子在,欲别意何发。 归路青苔远,还家白露初。 山色围古邑,溪影渡寒鱼。 须为过星渚,高风似二疏。 |
| 君家何处住,妾住在横塘。 停船暂借问,或恐是同乡。 家临九江水,来去九江侧。 同是长干人,自小不相识。 下渚多风浪,莲舟渐觉稀。 那能不相待,独自逆潮归。 三江潮水急,五湖风浪涌。 由来花性轻,莫畏莲舟重。 |
| 夫子同年第太常。 偶然二内亦同乡。 其间更有真同处,道义场中无别香。 花入思,绣为肠。 不妨冬月作重阳。 家人但歉今年会,犹欠腰金与鞠黄。 |
| 玉树成群不可攀,谩将牢落待苍山。 五年分手河梁外,一夕连床风雨间。 梅蕊凌寒春欲动,酒杯无力病相关。 朱陈自古同乡社,更约青云作往还。 |
| 书味无穷得属厌,待瓜六载不辞淹。 乃心雅欲亲诸老,初筮惟知守一帘。 毋纵弯弓猎鸡犬,谨防暴客起鱼盐。 同乡同姓钟情处,酌别中秋吸玉蟾。 |
| 相逢未觉道途难,把酒论诗数夕间。 磊落胸襟开古谊,从容色笑借和颜。 长年役役鱼千里,末俗悠悠虎九关。 赖是同乡复同味,一寒如此遽春还。 |
| 游丝无力罥春长,急盏从挥白日忙。 烛下邀来偏巧笑,曲终不见只颠狂。 迷花未散尝侵晓,和雪难教更引商。 浣处似闻遗石在,相逢或恐是同乡。 ¤ |
| 积雨陂塘五月秋。 送还留。 且停舟。 听我骊驹,歌彻上庐州。 无柰绿窗眉锁恨,情脉脉,思悠悠。 同乡翻作异乡愁。 善谋猷。 尽优游。 不见闾阎,谈笑觅封侯。 勋业此时都莫问。 书有便,寄来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