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清愁幽恨不禁春,寂寞池塘雪意昏。 寄语高楼莫吹笛,夜寒留取伴龙孙。 |
| 只把南枝作雪看,一般风韵照人寒。 当年儿女还知此,定借君来答谢安。 |
| 投杯送余景,休驾避初燠。 久嫌花揽心,始爱树清目。 主人乐儒学,定契均季叔。 疏帘翳广坐,并荐肴与蔌。 肃萧太尉馆,简俭见遗躅。 中有戒子篇,惨淡刻寒玉。 世传盛德茂,名与清风穆。 公乎不可见,怅望三槐绿。 |
| 欲买一江碧,不知须几钱。 舟轻故款款,酒好但涓涓。 云脚他州寸,波光别岸天。 渔讴与樵唱,同和小山篇。 |
| 蹋雨敲门觅季夷,襞牋同和仲高诗。 回思五十年前事,恰似今宵梦里时。 五十年间万事空,嬾将白发对青铜。 故人只有桃花在,惆怅无情一夜风。 又又空舍封书箧,贫知藜糁美,渴爱粟浆酸。 食少从奴去,人稀苦屋宽。 |
| 风高木落。 壮心万里空回薄。 振衣待把尘埃濯。 声里斜阳,孤起戍楼角。 人生谁会谁为错。 年来但觉多离索。 黄花照地浑开却。 华发如斯,同和醉落魄。 |
| 竹里徜徉了,花开也一过。 桃杏东风浅,海棠春意多。 华丽岂不好,达人要同和。 青青与红红,相去能几何。 况兹十二法,净秽本同科。 而彼世间愚,妄想分臼窠。 我昔早闻道,随流挹其波。 照镜靦功业,素发从蹉跎。 林下既逍遥,尘中亦婆娑。 不妨唤天女,来伴老维摩。 |
| 寒衾未暖睫先交,晓漏那闻促点敲。 非有真丹存下海,讵同和气满春郊。 王弘颇亦知陶令,仲达何劳诮石苞。 为报迩来幽意惬,箨龙拳鳖渐充庖。 |
| ...少根蔕,斯人今绝伦。 我为折腰吏,绿绮网蛛尘。 倾心得僚友,燕及脊令原。 嘉肴味同和,弦诵声相闻。 如人逃空虚,见似已解颜。 何况金石交,乃其骨肉亲。 二年吟枫叶,忘我木索勤。 行行不忍别,共醉古柳根。 樽前犹讲学,夏夜众星繁。 |
| 天锡灵符兴宝祚,泽流锦宇福含生。 蒸蒸至孝咸归厚,翼翼精衷尚执盈。 顺考汉仪彰道广,钦崇周典阐文明。 豆笾合饗丰盛备,管磬同和雅奏成。 爱景融辉昭善应,非烟绚采协殊祯。 尊升茂典光惇史,稽古鸿猷振帝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