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松菊吹香满旧篱,借人屋住不如归。 胸中岂是无韬略,袖手棋边看著棋。 |
| 浊泾清渭不同源,世好因循到子孙。 只待白头能潦倒,不虞青眼已澜翻。 |
| 谁云学宦不同源,人镜风流百世存。 想见当年临案牍,必无书限误成根。 |
| 万派同源,三教一舌。 咄者尊慈,弄巧成拙。 |
| 根尘缚脱本同源,一处休复六用捐。 手把一条红民贯,娘生鼻孔一时穿。 |
| 伊谁遣子著袈裟,幸自同源又一家。 尚喜深山閟珍璞,曾看枯卉粲奇葩。 空言组绣真无用,实际津途亦易差。 衣敝履穿头欲雪,定於何处作生涯。 |
| 雪峰古涧泉深,赵州石桥水苦。 若知异水同源,饮者不妨疑悟。 不从鼻孔入,白浪高三级。 从此不答话,岂免酬高价。 金刚圈子栗棘蓬,解透横行四天下。 |
| 前波法涌,後波大通。 大通法涌,彻底澄空。 圆照愿海,千沤一实。 圆通法流,滔天沃日。 三世一念,十方见前。 铜崖铁壁,不可攀缘。 见即弹指,蹉过万千。 大则偏圆异位,通则真假同源。 观者著眼,是传非传。 |
| 古来儒墨本同源,罪福区区不足编。 燕飨正须依孔圣,慈悲何秘异金仙。 静思有物参元化,府视含生共一天。 梁武汉明俱泥佛,得言失旨岂其然。 |
| 高厚同源,万殊一体。 卓尔何来,湛然非止。 览蜀天云,挹龙渊水。 际会如斯,孰穷所以。 正知知之,不出乎是。 |
| 百川各分流,至海皆同源。 傥于中道画,潢污无本根。 子今始滥觞,如河发崑崙。 勿作涧溪止,当规溟海尊。 谁谓水至弱,盖有刚者存。 批岩仍抉石,万里争东奔。 朝来示我书,此意固已原。 可鄙枨也欲,奚为丘之门。 愿子更践履,岂云但知言。 |
| 邹鲁相望击柝间,亦颜谁许独晞颜。 同源泗水别溯水,接壤峄山连泰山。 万山元勋辟杨墨,一时浮论主雍环。 七篇事业君能讲,男子临岐泪肯潸。 |
| ... 孔子没近二千年,未有一人措其愆,汩汩昏昏到今日。 所幸慈溪却不然,灼见子思孟子病同源。 不得已指其蔽,写出世所不传。 大道荡荡而平平,圣训至明至坦夷,一无荆刺相维缠。 学子首肯斑斑焉,静明庄敬非强参。 学者多觉近二百,事体大胜于已前。 学徒转相启告又未已,大道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