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自学养恬休用智,从他名迹日衰微。 我身不欲全高贵,高贵多乘祸败机。 |
| 家近太行居,西归压一驴。 同侪多及第,高论独知书。 名迹收藏遍,公卿扣谒疏。 离愁不可写,蝉噪夕阳初。 |
| 敢叹我命薄,所嗟吾道消。 谪官淮上老,京信日边遥。 巧宦或五鼎,甘贫唯一瓢。 居然古人事,名迹讵相饶。 |
| 洞前日日客维舟,短咏长吟汗马牛。 名迹都随形气尽,惟余元白几人留。 |
| 岩居秉贞操,所慕在玄虚。 清夜眠斋宇,终身观道忆。 形忘气自充,性达理不余。 于道虽未庶,已超名迹拘。 至乐在襟怀,山水非所娱。 寄语狂驰子,营营竟焉如。 |
| 大历才臣有此州,昆云今驾鹿轓游。 从来所至邦人喜,真复能分圣主忧。 千里封疆何足治,一时名迹故应留。 属城旧吏虽疲懒,尚可挥毫敌李舟。 |
| 匪旦参兮伊夕枢,收藏名迹不容书。 史官强立功臣传,房本无功功有余。 |
| 文如吐凤笔如龙,珍重华林墨尚浓。 清气已销名迹在,世间谁复继仙翁。 |
| 衔杯不让阮家风,况复阳春白雪融。 调合西堂琴欲响,情深北海酒难空。 诗题历历诸名迹,酬和年年几醉翁。 未尺清狂尚期约,同看灯火月明中。 |
| 虚亭城西隅,开槛俯临北。 青山正相同,万状呈峭格。 落日涵紫翠,深春变颜色。 云石抱幽致,猿鸟自娱适。 上穷林端寺,下见海内国。 贤侯乘閒来,四座揖佳客。 歌吹有怀酌,笔研角文墨。 雄谈连今古,大笑一欢戚。 嗟物亦时遇,旷久兹乃得。 从知闽州图,复记新名迹。 |
| 闲官逢献风,拜揖说纷然。 须信家居日,方为已有年。 劬劳中外遍,名迹始终全。 伯玉空搔首,蹉跎愧在前。 |
| 上人者何人,富乐之禅客。 成都昔尝见,时已坐法席。 别来二十年,嗟此出处隔。 昨过芙蓉溪,舍楫得携策。 盘盘转危磴,上叩金仙宅。 林间识孤标,梵眼老愈碧。 引我翠壁下,煮茗拂藓石。 问之第二月,雄辩发古译。 无由后之游,不得蒙久益。 翻然入尘阓,俯首愧名迹。 |
| 湘俗湘人自戚休,亲民谁复念承流。 公归若也嫌名迹,论奏何由达冕旒。 |
| 公家世德,建凌烟勋业,中兴长策。 三十年来,皆帝扆殊选,金瓯名迹。 眷倚江南,澄清一道,遴柬惟公得。 西清严秘,龙光高动奎壁。 深殿衣惹天香,皇华原野,接萧萧秋色。 六筦均输行奏课,唐室家声皆识。 老我相逢,萍蓬飘转,晚景俱头白。 西山南浦,溯风衰泪横臆。 |
| 从宦飘飘九见春,共嗟名迹尚埃尘。 相逢梁苑留趋幕,不鄙池阳去长人。 蚤向文科分甲乙,尝於命历校庚辛。 穷通定分非婴虑,惟有交情久益亲。 |
| 修眉扫遥碧,清镜走回流。 堤外柳烟深浅,碧瓦起朱楼。 分付平云千里,包卷骚人遗思,春色入帘钩。 桃李尽无语,波影动兰舟。 念谢公,平生志,在沧洲。 登临漫怀风景,佳处每难酬。 却叹从来贤士,如我与公多矣,名迹竟谁留。 惟有尊前醉,何必问消忧。 |
| 韩氏之宝轴,文献相续,蔚其盈屋。 曷知夫高贤之何以见取,忠义之孰为并录。 遗篇之若褚若柳,手笔之或雇或陆,想其锦绣在篚,玙璠韫椟,名迹争丽,荣光相属。 既追怀古今之不朽,见嗜好酸鹹之可卜。 是故诗者题品之攸寓,赞者歌咏之不足。 即此帖之藏于宝真,殆所谓同工而异曲者兮。 |
| 武侯不可致,玄德造其庐。 公在衰絰中,乃上时政书。 维时君臣定,事与草昧殊。 出处千载同,岂必名迹如。 行伍拔大将,寒饥得名儒。 推毂天下士,百年用其余。 生平慕河汾,未许王魏俱。 殷勤八司马,意独何区区。 自古朋党论,消复莽无期。 谁令群疑亡,韩富及有为。 惜哉公不见,功名止西陲。 |
| 四诗之作,句新而词伉。 两轴之书,意轩而神王。 合此名迹,奇变万状。 予得此诗,季春既望。 风激海而溅雾,月穿云而崩浪。 开函卷舒于小万有之上,作而叹曰,是可以领略山川之清壮矣。 予方望紫烟之岫,具黄篾之舫,友二妙于百载,寓三叹于一倡。 正使持此而列衡门之素壁,亦足对云锦之九叠,而夸瀑布之千丈也。 |
| 大费家声星斗垂,乃翁名迹世人知。 平生于此辞无愧,不减东京有道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