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翁不出山,溪翁长在溪。 (前二令作二翁亭。 )不如野翁来往溪山间,上友麋鹿下凫鹥,问翁何所乐,三年不去烦推挤。 翁言此间亦有乐,非丝非竹非蛾眉。 山人醉后铁冠落,溪女笑时银栉低。 我来观政问风谣,皆云吠犬足生氂。 但恐此翁一旦舍此去,长使山人索寞溪女啼。 (天目山唐道士常冠铁冠,于潜妇女皆插大银栉,长尺许,谓之蓬沓。 ) |
蓐食带残月,驱仆事西奔。 烟尘犹未息,去住敢轻论。 道古留余险,溪寒减涨痕。 鸣桴闻远驿,吠犬应前村。 境绝增诗兴,山深畏客魂。 吾生久已定,漂转任乾坤。 |
粲粲初投米,飘飘旋落花。 巷深迷吠犬,林合误归鸦。 |
何人此地得幽居,竹石中间宅一区。 可意江山千百里,有情花木两三株。 应无俗客惊吠犬,时有轻船过卖鱼。 卜筑他年期效此,更添数架古人书。 |
篆畦今夜月,出峤二更初。 蓐食催鸣确,蒙头静著书。 清霜闻吠犬,细火有归渔。 一盏解寒酒,风炉著雪蔬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