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深冬晴暖动逾旬,内苑游观诏侍臣。 五色庆云开凤尾,九重丽日绕龙鳞。 和鸾喜奉彤车御,式燕惭叨紫阁宾。 淑气已从天上转,人间无地不阳春。 |
| 春光和暖恰相宜。 |
| 偻坐前檐曝午曦,一襟和暖似春时。 无因和共田夫比,直献君王更不疑。 |
| 窗晴气和暖,酒美手柔软。 兴逸情撩乱,笔落春花烂。 |
| 日晒霜融步步泥,旬余不到石泉西。 连朝和暖得乾路,唤取邻翁来杖藜。 |
| 风痹宜和暖,春来脚较轻。 莺留花下立,鹤引水边行。 发少嫌巾重,颜衰讶镜明。 不论亲与故,自亦昧平生。 |
| 沙渚清泠蒲叶水,野亭和暖杏花风。 此中佳趣无人会,牛背斜阳卧牧童。 |
| 微风和暖日鲜明,草色迷人向渭城。 吴客卷帘闲不语,楚娥攀树独含情。 红垂果蒂樱桃重,黄染花丛蝶粉轻。 自恨青楼无近信,不将心事许卿卿。 |
| 篮舁出即忘归舍,柴户昏犹未掩关。 闻客病时惭体健,见人忙处觉身闲。 清凉秋寺行香去,和暖春城拜表还。 木雁一篇须记取,致身才与不才间。 |
| 穷旅宽愁思,严寒作淡晴。 终须开日色,何可欠风声。 地白犹含冻,天青渐放明。 吴门稍和暖,应有故人迎。 |
| 水国初冬和暖天,南荣方好背阳眠。 题诗朝忆复暮忆,见月上弦还下弦。 遥为晚花吟白菊,近炊香稻识红莲。 何人授我黄金百,买取苏君负郭田。 |
| 岭南咫尺莫如虔,和暖严寒别有天。 一夜诗魂清到骨,晓霜封却钓鱼船。 |
| 和暖上元天气,是处笙歌动地。 瑞岩无可设施,随分放灯一二。 |
| 海棠风外独沾巾,襟袖无端惹蜀尘。 和暖又逢挑菜日,寂寥未是探花人。 不嫌蚁酒冲愁肺,却忆渔蓑覆病身。 何事晚来微雨后,锦江春学曲江春。 |
| 几年官军破郡邑,远客孤村谁脱急。 卧听邻鸡三鼓鸣,流言敌骑一宵及。 抱衾携幼强趋走,复岭重山且深入。 为闻北人畏和暖,安得如今便惊蛰。 长秋南奔苦岚瘴,翠华连巡犯卑湿。 顾我飘零岂足念,注目寒江忘久立。 |
| 炎官火伞谩高张,心静何妨五月凉。 百和暖添香篆永,一编徐展道经长。 |
| 蔼蔼珠帘日,溶溶碧瓦烟。 漪涟采荇水,和暖浴蚕天。 |
| 岧峣华清宫,下有温泉水。 绣领络千门,玉莲喷九蕊。 第一名御汤,第二沐妃子。 从上傍诸生,最下列卫士。 淙淙三十六,枝分或栉比。 每年十月初,仙杖常依此。 楼头羯鼓停,殿上霓裳委。 尘垢三百年,行人与闾里。 忽惊郴岭下,和暖雅相似。 祇是远长安,不当人眼底。 皇天宅万物,得地即为美。 幸免与兴亡,往来常止止。 |
| 一昨陪锡杖,卜邻南山幽。 年侵腰脚衰,未便阴崖秋。 重冈北面起,竟日阳光留。 茅屋买兼土,斯焉心所求。 近闻西枝西,有谷杉黍稠。 亭午颇和暖,石田又足收。 当期塞雨干,宿昔齿疾瘳。 裴回虎穴上,面势龙泓头。 柴荆具茶茗,径路通林丘。 与子成二老,来往亦风流。 |
| 至日阳初复,丰年瑞遽臻。 飘颻初未积,散漫忽无垠。 万木青烟灭,千门白昼新。 往来冲更合,高下著何匀。 望好登长榭,平堪走画轮。 马寒毛缩蝟,弓劲力添钧。 客醉看成眩,儿娇咀且颦。 虚堂明永夜,高阁照清晨。 树石诗翁对,川原猎骑陈。 冻狐乎迷旧穴,饥雀噪空囷。 此土偏宜稼,而予滥长人。 应须待和暖,载酒共行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