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闲舒侧理题长句,漫与胎仙纪往回。 花径宿莺楼着燕,因思如愿赋归来。 |
| 一骨万金知未惬,五云七字不妨赊。 此翁久断扬州梦,径付凝香旧主家。 |
| 雅意待蟾光,烦襟期爽快。 无云点太清,远贤周色界。 天光净琉璃,露下真沆瀣。 勤渠谂后人,宜葺不宜坏。 |
| 十纪权臣第,修城外台宅。 乔木不知秋,名花数逾百。 远如山林幽,近与尘埃隔。 惠政裕一方,民犹以为窄。 |
| 尺水走庭除,花木皆周匝。 双亭正相值,仅能容一榻。 公馀时独来,隐几聊嘘嗒。 典谒或通名,东荣有宾合。 |
| 那得朝朝琼树新,拥炉添炭费乌银。 试呵冻笔还搜句,浅酌香醪未计巡。 过眼年华休恨晚,转头天令即行春。 纷纷桃李谁知问,只有寒梅是故人。 |
| 形制似方桥,岛岸相连属。 春和逗凉颸,昼影浮净绿。 佳人罗袜轻,花时相步续。 澄澜忽生晕,下有双凫浴。 |
| 诗成开府让清新,纸扫溪藤笔弄银。 斗转苍龙归北望,日行黄道傒东巡。 人情自是随时变,天意何私与物春。 官里簿书殊未了,不知花事属何人。 |
| 结茅为圜屋,环堵不开牖。 斋居如雁堂,广长才六肘。 深藏子猷竹,不植陶潜柳。 勿起灭定心,宴坐空诸有。 |
| 西北有高楼,梁栋云常起。 檐牙挂连蜷,栏影摇清泚。 爽气雪山来,一瞬极千里。 但欲摅远怀,无忧可销弭。 |
| 至人泉石心,俚耳便丝竹。 酾渠逗清泠,朝夕淙寒玉。 试听自然声,不减云璈曲。 却返倒闻机,五音常自足。 |
| 华构枕方塘,使台寂佳致。 二色真楠材,轮奂极精致。 花木四面围,如立复如侍。 一道仰澄清,此是澄清地。 |
| 僧阁倚寒竹,幽襟聊一开。 清风曾未足,明月可重来,晚意烟垂草,秋姿露滴苔。 佳宾何以伫,云瑟与霞杯。 |
| 花淑对高轩,如用丹青彯。 锦水一匳红,玉台千面笑。 松篁两翠幄,常护东西照。 子细看韶妍,方知化工妙。 |
| 东阁治台政,西堂备燕饮。 介於二堂间,华构饶花品。 红紫镇长春,四时如活锦。 公暇一绳床,上有通中枕。 |
| 日暮归来弹铗歌,诗筒何处又相过。 人生百岁乐时少,春色三分尘土多。 愧乏丹砂修浑沌,且拚樽酒醉梦无。 莫向延秋门上叫,门楼无数白头鸟。 |
| 征帆来去方旁午,触我扁舟维荻浦。 疏林隐约响钟鱼,一苇可航参佛祖。 西风留客意如勤,永日闲消一炷薰。 诘朝霜重风力软,千里翠轂并刀分。 |
| 衰年寝食僧斋似,甚欲持杯解入关。 桂魄元非月蛾靳,韭葅终笑庾郎悭。 不成小醉穿灯市,又作相逢嘲饭山。 思澁贻山妇怪,羡渠飞雉落黄间。 |
| 文昌因祖饯,郎宿问斋名。 枉驾一朝款,寒窗千载荣。 未花梅索赋,堪杖竹径行。 自得来青句,出泉不可清。 |
| 千花百草斗青春,法界谁知本一真。 生灭去来浑妙用,洪纖曲直现全身。 参同聊示师资契,授受宁论父子亲。 直下承当犹自错,可怜舍己更从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