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高身老少陵悲,不独云飞雁亦飞。 红叶色深偏照酒,黄花香重欲沾衣。 绝知落帽欢娱好,最奈登山伴侣稀。 强插茱萸修故事,未妨醉眼送斜晖。 |
裴令有心吟绿野,赞皇作意向平泉。 君王夜半思元老,明日金瓯宝墨鲜。 |
圣宋神唐两钜人,高风劲节许谁伦。 闉阇自昔宜双庙,轮奂于今始一新。 破敌威名优魏国,偃藩功业过张巡。 后先来作江城守,俱障西风避庾尘。 |
平生满耳说梅山,十里荷花缭绕间。 宫女三千颜绰约,绣衣十万彩斓斑。 濒江景好图难尽,飞鹭诗工语莫删。 定约后期穷胜赏,不辞和月棹船还。 |
十年不到还重来,往事一梦真悠哉。 寻幽已访涵碧寺,乘兴欲上吴宁台。 苍松怪石虽饱览,黄钿拒霜犹未开。 白云西来入我念,又驭两腋清风回。 |
年年自赴重阳约,不待陶家诗句催。 更欲急呼欢伯赏,未知谁遣白衣来。 红萸有韵岳连湛,素蕊无香赐望回。 何事杜陵嗔竹叶,却教从此不须开。 |
空岩寒气凛兢兢,入户神清思亦澂。 似应如非声澒洞,已垂未落石崚嶒。 深於豳俗藏冰室,险过文王避雨陵。 刮藓磨崖书淡墨,胜游聊复记吾曾。 |
橘亭一别五回冬,寤寐何曾置此翁。 二十五声秋后点,八千里外月明中。 夫君不寄平安信,而我方栖簿领丛。 三峡江高天共远,侧身西望兴何穷。 |
寺因逸少曾为宅,峰自秦皇已得名。 不独山南称最古,故应江左号尤清。 路趋绛阙山梁险,奁隐金轮石镜明。 谁信尘埃倦游客,西风还许杖藜行。 |
昔年胪唱下彤墀,名压人头似牧之。 风动鱣堂昭武日,化行雉径敬亭时。 曾无簪笔朝端用,何以修文地下为。 我老不堪供执绋,独将双泪逗瑶卮。 |
晚驱羸马背重城,晓度层峦淡月明。 醉与别愁相唤醒,秋兼诗思一齐清。 舞风繁蓼堤边影,泣露寒蛩草际声。 欲驻征鞍聊小憩,敢将王事徇私情。 |
少年魂梦到庐山,今日亲游鬓已斑。 聊复挥毫吟紫翠,未妨拄颊对孱颜。 遥看飞瀑三千丈,近去青天咫尺间。 不为白云频属念,应游此地不知还。 |
冲佑观前水绀色,升真洞北山笋攒。 群峰不断四时翠,万壑长留九月寒。 溪上桃花引渔子,云间仙犬逐刘安。 平生饱识佳山水,直作东南第一看。 |
葺坡种菊当餱粮,想见西风百本黄。 安得一尊相对饮,为公满意赋柴桑。 |
溶溶曳曳白云閒,救旱濡枯顷刻间。 四海苍生望霖雨,谢公早晚起东山。 |
老大无堪鬓似银,虚名犹复玷簪绅。 久为碌碌趋朝士,暂作栖栖去国人。 行李冲寒归故里,江梅偷暖报新春。 万钟於我何加益,三釜新来喜及亲。 |
舂锄野凫疑水乡,湖阴山色仍苍苍。 西风三径有佳致,朔雪横枝多暗香。 长统游戏自足乐,少游赢馀非所望。 开林帖石兴未已,瓜时逼人须趣装。 |
桐川风物最三吴,刺史循良继两都。 但见卖刀还买犊,谁知有袴本无襦。 来时竹马迎儿辈,去日棠阴绕舍隅。 攀断车辕留不止,他年应作祖张图。 |
高鸟知还久倦飞,分甘万里迈王畿。 虎头食肉侯何用,鸡舌含香事已违。 博望寻源经月去,长卿喻蜀暂时归。 寄言玉笥云中客,终拟相从采蕨薇。 |
事业平生在管城,策勋今日向神京。 区区一第慁子耳,要听胪传第一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