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探微极深,经纬万象。 不显其杰,沈潜直养。 体立同著,惟和且平。 甘雨润泽,古井渊渟。 |
| 玉质金相,卓尔良贵。 有鉴在心,明利与义。 大原斯阐,维世之模。 表里不贰,皇皇圣途。 |
| 天振斯文,紫阳木铎。 博详反约,是继绝学。 日月昭炳,揭之以行。 閒居野服,身屈道亨。 |
| 卓学迈伦,居超径诣。 观我灵龟,以烛来世。 展矣君子,克广厥居。 澄然自得,春风咏归。 |
| 公说曹溪事,经今六百年。 庵基平地筑,碑记远人传。 种竹初遮日,蔬岩只欠泉。 自当居鼎鼐,岂在学修禅。 |
| 不见日东上,西原雨一晴。 逐时看景异,风物入诗清。 立久飞云灭,身高去鸟平。 石峰何处是,归思忽然生。 |
| 片山唐国赐,茶有数根留。 几番见人说,今朝还独游。 远波分段白,宿霭向晴收。 却有觉庵主,犹能学道州。 |
| 高顶宜登高,吾州见地形。 水通蛮国远,山出海门青。 藓径僧行迹,风枝鹤退翎。 公能同众乐,私帑建官亭。 |
| 西域防胡日,南宫动使星。 旧分双赤管,新佩一青萍。 陇月传兵候,关云结阵形。 千金收虎士,万马蹴龙庭。 方略随封事,文章待勒铭。 应嗤班定远,头白滞边亭。 ¤ |
| 沙苑禁城隈,天闲十二开。 欲修群牧令,还倚列卿才。 照野云千色,填山锦万堆。 铸形珍汉阙,市骨小燕台。 大阅军容壮,横行虏阵摧。 始知中国富,不假大宛来。 |
| 夜深灯火下斋宫,路转西岩却向东。 四塞河山今古在,诸陵云雾往来同。 烟丛簇簇溪藤暗,秋叶萧萧岭树红。 独愧两都词赋手,玉堂椽笔待名公。 ¤ |
| 十年三赴四陵朝,又逐诸公一举镳。 龙尾道瞻回辇近,马蹄尘送入山遥。 天开野色川原净,日出城头雾雨消。 无数晚花秋树里,未须风物向春饶。 ¤ |
| 路尽邮亭始入京,水村山郭几经行。 逢人借屋宁知姓,信马题诗不记程。 沙浦雁回风忽断,石梁鱼落水初清。 琼楼合在层霁外,莫遣微云缀月明。 |
| 马头残梦不成酣,似觉薰风为指南。 官烛罢烧犹有月,朝衣初脱尚余风。 回鞭懒赴城东宴,挥尘聊同石上谈。 记得曩时曾宿地,翠微深处一禅庵。 ¤ |
| 园林日夕好,花繁时鸟飞。 少年玩芳物,不饮成坐悲。 只今未白发,念昔已依依。 纷华战吾道,决胜当有归。 挫锐培其根,外槁中匪衰。 念方终日行,辎重安得违。 |
| 陈子一亩宫,居来七十年。 当其春盛时,庭花发幽妍。 转瞩长养天,青子垂檐前。 秋收备百礼,冬享意则虔。 年来风雨凌,垣倒壁四穿。 上漏下卑湿,败隙遥瞻天。 三生结施仁,睹此殊兴怜。 舍以呷条柱,俾之撑危颠。 工师得大木,裁制精且专。 尚欠栌与楣,况复栋与椽。 再干大檀越,结此欢喜缘。 |
| 粤从太极分,大块溟涬洩。 人生於其间,三才位成列。 人极苟不立,清宁将竭裂。 厥初始断鳌,万古功卓绝。 谁触不周山,地摧天柱折。 娲皇不炼石,方圆成陷缺。 九载困怀襄,东柱至西碣。 乘载微司空,斯民化鱼鳖。 上下三千年,世变几更迭。 谁与持风轮,不至人类灭。 鲁庙祠太牢,汉庭定绵绝蕝泽国访羊裘,东都树名节。 斯道无存亡,惟人... |
| 世无伯乐不识马,眼看骐骥如驽骀。 先生今年四十四,才似皋夔胡为哉。 泰山山下水照石,溪声濊濊白云堆。 我居其间构茅屋,先生先生归去来。 |
| 寿岁过于百,时闲到上京。 餐松双鬓嫩,绝粒四支轻。 雨雪思中岳,云霞梦赤城。 来年期寿箓,何处待先生。 |
| 露门劝学首群公,石室还来复古风。 垂世文章崔蔡石,济时勋业管萧中。 持平愿取乘舟势,纳约先看补衮功。 力巩皇图知有道,先生心事与天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