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「回天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宋]

    《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》

    垄干劳久戍,大将未班师。
    抗议回天意,忘身为圣时。
    人心嶮莫测,时事远难知。
    汗简方传信,孤生欲语谁!
  • 2
    [宋]

    《许侯赠诗借韵谢二首》

    挥洒云烟笔有神,衮褒字字烛吾真。
    从今诗画多增重,寒谷顿回天地春。
  • 3
    [宋]

    《和杨提刑喜雨》

    诏许归耕荷圣王,又夫衰病过南方。
    幸亲博洽前无辈,每欢平反后必昌。
    请雨赖公诚独至,回天愧疚我德多凉。
    作诗志喜亲衔袖,玩把浑如七宝装。
  • 4
    [宋]

    《送张少卿赴召十首》

    张公论事力回天,明日延英席自前。
    秦甸江西劳马策,此回不计地流钱。
  • 5
    [宋]

    《以日者命状寄王龟龄》

    试把流年子细看,休将蠖屈比鹏抟。
    君家大有回天力,不为区区作好官。
  • 6
    [宋]

    《故相少师李公挽诗》

    天意康时难,贤生盖世雄。
    风流晋人上,事业舜歌中。
    许国回天力,怀君贯日忠。
    平生英爽气,凛凛未成空。
  • 7
    [宋]

    《禅人发心干钟乞颂》

    木落空山霜,夜楼时一撞。
    随风度林岭,唤月到萝窗。
    响应虚传谷,声飞不碍江。
    梦回天意晓,蝴蝶失双双。
  • 8
    [宋]

    《偈倾一百六十九首》

    楖{左木右栗}木卷而曲,回天关转地轴。
    群阴时时剥尽,一阳日日来复。
    为甚罗汉山中冷门难向,不是苦心人不知。
  • 9
    [宋]

    《胡长文给事挽诗》

    中庸天下有胡公,儒者端宜给事中。
    华国高文推大手,回天谠论罄孤忠。
    晨班玉筍人何在,夜赐金莲事已空。
    惆怅故园招隐地,唯余猿鹤怨西风。
  • 10
    [宋]

    《寄浙东参议郑禹功》

    忆昨分携自日边,星辰忽忽几回天。
    故人老作诸侯客,今我初无二顷田。
    安得诗书同保社,敢烦札翰访林泉。
    万山不隔襟期处,赖有渠侬一味禅。
  • 11
    [元]

    《绣定针》

    道忠告。
    想射日回天,到头虚耗。
    旷劫沉埋,名利气财识破,馀风一扫。
    寸心清操。
    会得过、个中三盗。
    斡旋星斗,银河运转,浪倾丹灶。
    玄黄气相导。
    结地髓天精,蠢然腾倒。
    烹玉烧金,神化至虚,体合希夷深奥。
    彩云高蹈。
    露妙体、真空长傲。
    这些风味,咫尺世人不到。
  • 12
    [宋]

    《郭信叔喜神赞》

    万丈崖头立一梯,百丈竿头垂一手。
    绵团裹铁云包月,麒麟海里翻筋斗。
    回天拓地立教门,斩新气概鼎乾坤。
    倪王人指碧溪水,尽是渠侬无尽恩。
    谁乎,冲靖之上足郭信叔者也。
  • 13
    [宋]

    《上韩持国》

    韩氏三虎秉枢极,中有一虎似伟节。
    端居隐几学无心,夙驾入朝常正色。
    犯时独行太?畏?畾,回天不忌真药石。
    辇致归来荷二圣,推排使至有众力。
    吾侪小人但饱饭,不有君子何能国。
    西湖醉卧春水船,如何为人作丰年。
  • 14
    [宋]

    《呈陈总领五首》

    太宗造唐划随乱,仁义结民过炎汉。
    胡雏负恩逆天纪,忠义回天四方起。
    嗟哉主将失纪律,百万秦人半为鬼。
    浮云改变异今古,不谓前车眼中睹。
    尝时潼关说歌舒,今日襄阳说皇甫。
  • 15
    [宋]

    《故侍读黄公挽诗》

    西南人物早推先,入践华途誉望全。
    朱邸谈经忠贯日,黄扉批敕力回天。
    敬王素学真无负,忧国沉疴竟莫痊。
    初政遽辜求助意,忍观遗事照青编。
  • 16
    [近代]

    《哭胡瘦唐侍御》

    隔年邻寺与追寻,一径听钟绝足音。
    劫运更教孤气类,谏书忍问出呻吟。
    江湖摩荡回天梦,几榻绸缪学道心。
    收拾谁编独行传,岛人写恨海沉沉。
    (谓刘潜楼居青岛为作状志及哀辞)
  • 17
    [宋]

    《代上张丞相生朝四首》

    奇勋施社稷,万世许忠嘉。
    宾日扶神器,回天坐正衙。
    貂蝉峨上衮,鞀鼓拥高牙。
    暂屈临闽粤,重闻降白麻。
  • 18
    [宋]

    《佛心禅师顶相》

    千圣头边殃过作,春风和气满丛林。
    随其机上者上之,任其器下者下之。
    一处不通,回天转地。
    活天下死衲僧,死大地活衲子。
    是谓父不传子不记之妙,如保福千圣头边殃过者鲜矣。
  • 19
    [明]

    《翠帘山天湖》

    翠帘高凌天,峰麓旷且平。
    何年此蟠龙,遂成秋水泓。
    呼吸纳元气,溟蒙变阴晴。
    云雷地中起,日月波上生。
    上有空僧巢,岩栖炼神形。
    寥寥水月观,洞见心胸明。
    我昔凌天梯,恍若登赤城。
    浮杯动松影,发笑回天声。
    从兹便高举,永极云霞情。
  • 20
    [宋]

    《杂诗》

    黄河走东溟,不知几万里。
    奔腾鼓风雷,势欲卷厚地。
    百川随呼吸,浑浑失气类。
    正德不可乱,横绝见清济。
    诡士富纵横,机辩回天地。
    观其投说时,揣摩探人意。
    高论未能窥,茫然何所试。
    仿佛一隙开,汹涌惊涛起。
    阴阖拒其恶,阳开示其喜。
    危冠揖时君,担簦擅国势。
    六印黄金多,双璧连城贵。
    岁晚客子来,倾变心若死。
相关诗人
相关字典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