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「国史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唐]

    《赠樊著作》

    ...史萌逆节,隐心潜负恩。
    其佐曰孔戡,舍去不为宾。
    凡此士与女,其道天下闻。
    常恐国史上,但记凤与麟。
    贤者不为名,名彰教乃敦。
    每惜若人辈,身死名亦沦。
    君为著作郎,职废志空存。
    虽有良史才,直笔无所申。
  • 2
    [宋]

    《次儿辈喜雨韵呈太守》

    老子箪食师颜渊,忧世不合居民先。
    今年不雨春破夏,惴惕亦复针毡然。
    嗟嗟五月河无水,温饱之望疑已已。
    一雨滂浪弥夜旦,龙伯至仁端起死。
    国史未用书旱雩,人神幽显修交孚。
    老子一饱危不给,恩私仰戴君大夫。
    君恩如天不遗物,超伯岂应甘蠖屈。
    使君况是龙之友,偕儿同依赵卿日。
  • 3
    [唐]

    《寄华山司空侍郎(一作表圣)二首》

    金阙争权竞献功,独逃征诏卧三峰。
    鸡群未必容于鹤,蛛网何繇捕得龙。
    清论尽应书国史,静筹皆可息边烽。
    风霜落满千林木,不近青青涧底松。
    非云非鹤不从容,谁敢轻量傲世踪。
    紫殿几征王佐业,青山未拆诏书封。
    闲吟每待秋空月,早起长先野寺钟。
    前古负材多为国,满怀经济欲何从。
  • 4
    [宋]

    《一品孙郑昱》

    ...,改号一何尊。
    至昱始六代,布衣它丘樊。
    跨驴入府县,驱犊耕郊原。
    家庙固已毁,国史空具存。
    盛德百世著,功必格乾坤。
    高太已不祀,羡絪何可论。
    况复起章句,乘时宠便蕃。
    子孙虽替陵,尚得守田园。
  • 5
    [隋]

    《郊庙朝会歌辞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》

    席卷定巴邛,西遐尽率从。
    岷峨难负阻,江汉自朝宗。
    述职方舟集,驱车九折通。
    粲然书国史,冠古耀由功。
  • 6
    [隋]

    《郊庙朝会歌辞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》

    席卷定巴邛,西遐尽率从。
    岷峨难负阻,江汉自朝宗。
    述职方舟集,驱车九折通。
    粲然书国史,冠古耀由功。
  • 7
    [宋]

    《送计敏夫赴阙》

    ...聊复尔。
    丞相君之甥,风流酷相似。
    彤陛看摩肩,笑谈销敌垒。
    君家有世臣,名实耀国史。
    奇谋付子孙,鞭笞馀马箠。
    行增前德光,更雪中朝耻。
    事成岂因人,碌碌焉能比。
    我昔缀僚末,高山日仰止。
    穷达两悬殊,星辰视泥滓。
  • 8
    [宋]

    《斗南竹林祠歌》

    ...
    边烽夜举天子怒,六龙晓发鸣春雷。
    金陵玉壘中道惑,澶渊一掷吁难哉。
    当时事势在国史,莱公之功不其伟。
    幽燕可还敌可臣,西顾宁论夏州李。
    用公不尽天所惜,天不生公更谁恃。
    嗟公雄豪从少年,如虎在山龙在渊。
    淮阴指撑楚归汉,望诸叱咤齐为燕。
    两朝五起岂不遇,胶漆摆撼难为坚。
    瘿相谗巧亦云极。
    鹤相恶谋何卒卒。
    青衫到骭吾一咍,...
  • 9
    [南北朝]

    《杂体诗 谢临川灵运游山》

    ...见鼯鼯鼠逝。
    南中气候暖。
    朱华凌白雪。
    幸游建德乡观奇经禹穴。
    身名竟谁辨。
    国史终磨灭。
    且泛桂水潮。
    映月游海澨
  • 10
    [明]

    《题宋周曾秋塘图(有序)》

    ...世延、王约而下凡十六人。
    时邓文原、袁伯长俱为直学士,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师,为监修国史,实至治三年也。
    元运方隆,皇姊雅尚文学,一时名公巨儒,以文章翰墨宠遇,当世其盛,盖可想见。
    元既革命,此卷遂出江左,吾友薛起宗得于其私沈祥氏。
    一日,携以见示,且征题诗。
    余虽不获援笔其间,而一十六人者犹及亲炙一二,袁、邓二老又皆先子之友,不
  • 11
    [宋]

    《高宗皇帝韦杜三诗御书赞》

    ...r>郁乎居南,凄其望北。
    璧跗琅钮,舒卷龙笺。
    白云其翔,契阔十年。
    臣之管窥,尝读国史。
    曹勋衣襟,洪皓幅纸。
    或恸或泣,或命以官。
    或间持书,或使问安。
    玉音琅琅,具记青汗。
    宜其注思,感此归雁。
    三诗之
  • 12
    [宋]

    《寄浙漕王子文野以思君令人老五字为韵得诗五》

    原明有申公,公休继文正。
    后来诸名家,有子多不令。
    堂堂先太史,孤峭立万仞。
    身不为从官,美谥君所命。
    子文为之子,壮岁名已盛。
    荣华付倘来,节义传心印。
    波流石不移,火炽玉宁尽。
    向来牋天疏,每读必起敬,相期辉国史,何止续家乘。
  • 13
    [宋]

    《送滕玉霄张元朴管押地理书入都》

    ...
    四海万国天一家,东尽蟠木西流沙。
    贡珍未贵贵图籍,卉服飓风穷捣涯。
    玉堂众雋修国史,搜书北方遣名士。
    若欲讲知南地理,亦合南州起才子。
    所以滕侯暨张侯,联翩同作中原游。
    夜静长虹贯明月,春风稳送江天舟。
    张侯富贵素所有,相门会见鲁拜后。
    滕侯遭遇夫岂偶,飘然掉臂奋空手。
    金匮石室紬瑶编,大书特书笔如椽
  • 14
    [唐]

    《骠国乐-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》

    ...呼何翕习,至尊德广之所及。
    须臾百辟诣阁门,俯伏拜表贺至尊。
    伏见骠人献新乐,请书国史传子孙。
    时有击壤老农父,暗测君心闲独语。
    闻君政化甚圣明,欲感人心致太平。
    感人在近不在远,太平由实非由声。
    观身理国国可济,君如心兮民如体。
    体生疾苦心憯凄,民得和
相关字典
相关词典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