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旧学樊迟稼,新通泛胜书。 不成筹国论,且复爱吾庐。 |
| 河势浩难测,禹功传所闻。 今观一川破,复以二渠分。 国论终将塞,民嗟亦已勤。 无灾等难必,从众在吾君。 |
| 从容国论对枫宸,今古无双第一人。 永佐无为明大道,怡然高寿鄙庄椿。 |
| 略无险阻蔽皇居,底事当时醉寐如。 若使贾生参国论,便应咽死更无书。 |
| 国论多同异,身名有险夷。 一从离紫橐,再不上丹墀。 慷慨风云断,飘零岁月移。 却因閒得早,冷眼看人痴。 |
| 嗣皇仁覆物昭苏,皋自陈谟鲧自吁。 闻道诸公扶国论,须君左袒订邦诬。 |
| 嗣皇仁覆物昭苏,皋自陈谟鲧自吁。 闻道诸公扶国论,须君左袒订邦诬。 |
| 莫说湘南寺,令人绝痛渠。 中间绿国论,偶似绝交书。 衫短枯荷叶,墙高过笋舆。 人生须富贵,富贵竟何如。 |
| 一见琼林病眼开,东南秀爽方能回。 须知载腹五千卷,受我浇肠三百杯。 可但世官从凤沼,要看人物上云台。 歌呼枉费谈天口,宜及中兴国论陪。 |
| 正学无阿世,危言不顾身。 旁观多侧目,独立屡撄鳞。 八叶钧衡后,三朝柱石臣。 晚方陪国论,终不尽经纶。 |
| 天乎不可问,吾道是耶非。 国论成贝锦,台评及布衣。 乾坤岂终否,泉壤再生辉。 遗恨春陵路,生存不见归。 |
| 回首前台谏,寒心事阽危。 著高棋败后,力尽厦颠时。 国论家无稿,民庸路有碑。 絮觞成阻绝,洒泪对倾曦。 |
| 绝域秋风早,殊方使客还。 河冲秦日塞,地接汉时关。 万古悲青冢,兼程过黑山。 从容陪国论,咫尺近天颜。 ¤ |
| 天下无虞国论深,书生端合老山林。 平生力学所得处,政要如今不动心。 旧友几年犹短褐,谪官万里少来音。 愿公思此宽羁旅,静胜炎曦岂易侵。 |
| 圣门绝学叹中微,天佑斯文再发挥。 宗衮爰升陪国论,党魁特起赞经闱。 麒麟复见公朝瑞,虎兕何忧我道非。 千载明良相庆会,更歌既醉醉无归。 |
| 外补何多只近州,却於中禁賸淹留。 晚参国论非无乐,苦说时难更有愁。 天下知心古来少,人间此梦觉应休。 自嗟不识鄞江路,清泪因公寄海流。 |
| 草树荒凉门半开,管祠人去不曾来。 漫装舒国簪貂坐,何似钟山策蹇回。 后世诗名高北斗,向时国论冷残灰。 近儒作记存东庑,一丈寒碑立翠苔。 |
| 国论参稽定,人材护养成。 古来同此恨,老去向谁倾。 太白云犹溼,瞿塘水正生。 挂帆干斗极,属耳凤凰鸣。 |
| 圣皇勤政治,虚已纳忠良。 拱手居宸扆,留神置谏章。 孜孜收国论,密密迩天光。 中昃常游息,焦劳慎作荒。 至言规汉后,无逸戒周王。 默处岩廊邃,洪基可世条。 |
| 家贫思良妻,国乱思良臣。 荐成成不知,告璜璜不嗔。 克也与国论,此国尚有人。 能令汝卜相,谁使汝为君。 东周一失驭,全晋遂三分。 但知晋国乱,不念周家贫。 史官谨初命,千载伤彝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