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珠团绿锦趁晴摊,凉荫龟鱼六月寒。 背日开花非芡比,荒年收实当蔬餐。 一方锦里消清暑,五瓣阑干俯碧澜。 漠漠水天谁唱晚,苕溪翠展夕阳残。 |
| 秋来嘉树色堪攀,红叶沿谿复映山。 半露寺楼深崦里,密笼渔舍夕阳间。 吟看摇落堆金井,醉赏扶疏对玉颜。 水国却疑春野秀,似花幽鸟正关关。 |
| 荷叶莲枝水面齐,采花归去夕阳低。 绿芜一道分南北,犹有歌声绕大堤。 |
| 玉邑东南第一峰,铦锥颖脱乱山中。 夕阳影里分明见,五色文章耀笔锋。 |
| 采菱人散夕阳收,冷落西溪风露头。 飞入白鸥花一色,暗香来处月如钩。 |
| 日乾夕阳自惺惺,切实工夫在性情。 千古相传真要法,圣贤元共此心灵。 |
| 牧牛上阳坡,角挂上下经。 吴童歌且谣,皆趣皆混成。 东西两山间,饱见日月更。 归来松阴凉,夕阳满前庭。 黄叶从风翻,萧飒草际鸣。 再拜谢天公,赋此小人情。 |
| 红叶如花翠竹低,风烟重叠护幽栖。 午鸡喔喔连他境,一犬嘹嘹隔此溪。 秋水放船天上下,夕阳倚杖陌东西。 如何野店山桥外,又送行人过马蹄。 |
| 荷叶高高荷蕊低,夕阳初落画桥西。 湖州士女来相接,争拥兰舟入霅溪。 |
| 一声南雁已先红,神女霜飞叶叶同。 自是孤根非暖地,莫惊他木耐秋风。 暖烟散去阴全薄,明月临来影半空。 长忆洞庭千万树,照山横浦夕阳中。 |
| 几许心期百未价,更将疏发对苍茫。 江声直上鲸波去,山色回看虎踞长。 乱后碧芜荒楚甸,云间孤塔见维扬。 承平旧事无人说,闲倚栏干送夕阳。 |
| 中开素粉笑浓霜,外带凝脂妒夕阳。 纵有寒梅只一色,暗香不似扑人香。 |
| 九十衰翁七十儿,此时那可两分离。 客乡已是三年别,人世应无百岁期。 春雁北飞频送目,夕阳西下几颦眉。 何如及早成归计,莫待山榴开满枝。 |
| 钝碧顽青几万秋,直无天地始应休。 莫嫌尘土佯遮面,能向楼台强出头。 霁色陡添千尺翠,夕阳闲放一堆愁。 假饶不是神仙骨,终抱琴书向此游。 |
| 梅阴荫西窗,实繁枝叶低。 小鸟时来鸣,向我如栖栖。 一鸟鸣未已,一鸟随和之。 鸟声处处起,高下声参差。 日出闻鸟声,不觉日已西。 池塘小雨过,夕阳鹧鸪啼。 |
| 二虎贪饕震鼓鼙,一门杀掠到旄倪。 秦膺金策天何醉,晋觅花源地已迷。 野蓼轩窗杨柳暗,夕阳村巷鹧鸪啼。 谁言久旱秋方熟,禾黍能将生棘齐。 |
| 柳暗花明自一春,青山缭绕水如襟。 偶然觅得桃源路,便欲分栖竹屋阴。 清昼平原寻小隐,夕阳归路入閒吟。 迟迟风袂烟堤上,遥望环溪鸭绿深。 |
| 云暗青天一鼓雷,旱蝗那得辄为灾。 易盈畎浍流先溢,不尽关河色渐开。 丰兆已从膏泽见,喜情还逐夕阳来。 平明官属趋丞相,乐合公堂送贺杯。 |
| 岂劳孤棹送行舟,轻过天涯势未休。 断岸晓看残月挂,远湾寒背夕阳收。 川平直可追飞箭,风健还能溯急流。 幸遇济川恩不浅,北溟东海更何愁。 |
| 江曲柴门日自关,夕阳舟楫断萍间。 寒流远近长如玉,流过渔矶便不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