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多幸春来云雨少。 且教月与花相照。 清色真香庭院悄。 前事杳。 还嗟此景何时了。 莫道难逢开口笑。 夜游须趁人年少。 光泛雕栏寒料峭。 迂步绕。 不劳秉烛壶天晓。 |
| 田曹郎吏何多幸,亲见池中墨水生。 |
| 幸从腐木出,敢被齿牙和。 真有山林味,难教世俗知。 香痕浮玉叶,生意满琼枝。 饕腹何多幸,相酬独有诗。 |
| 自古賨城继踵希,吾门多幸感昌时。 姮娥不惜蟾宫桂,從此何家第二枝。 |
| 多幸三的依德字,喜无一事到公庭。 庭前柳是公遗爱,去后相看眼更青。 |
| 古歙何多幸,民叨抚育恩。 清声冠今古,浩气满乾坤。 夜月一船载,秋风三迳存。 莫能攀去辙,恋恋劝金樽。 |
| 玉历均调岁启端,东风又逐斗杓还。 萧条门巷经过少,老病腰支拜起难。 白发但能欺槁项,青春不解驻朱颜。 馀龄有几仍多幸,占得山林一味閒。 |
| 多幸廛居辱镇临,政平底用减科箴。 昔闻偃室弦歌化,今见邦君抚字心。 帘度荷香供永昼,水寒山影泻清音。 从来县谱无他事,只说恩波一脉深。 |
| 小阁於吾有大功,清凉冠绝洛城中。 自惭虚薄诚多幸,襟袖长涵万里风。 |
| 洛城今昔衣冠盛。 韩国园林景物全。 功在三朝尊二相,数逾九老萃群贤。 当时乡社为高会,此日居留许款延。 多幸不才陪履舄,更惭七十是新年。 |
| 圣典重精及表章,旷仪亲举自宗庠。 纵观桥拥浮云盖,侍问庭充振鹭行。 首举儒风隆上国,光增帝业掩前王。 太平荣遇惭多幸,重见歌虞起庙堂。 |
| 群彦俱堪议相毡,小诗聊尔出穠纤。 梅山老子何多幸,收得连珠归玉奁。 |
| 雄篇多幸到柴扉,只恨空留最后枝。 收拾愧同螬食李,侯生谁复敢言诗。 |
| 名花初发爱轻阴,翠袖红妆渐满林。 步入锦帷香径小,醉扶银烛画堂深。 妖饶喜识春风面,零落愁关夜雨心。 多幸凤皇池上客,为抽劳思写清吟。 |
| 静夜何所为,坐对一枝烛。 俯仰徒四隅,岁宴靡储粟。 春耕乏良畴,秋穫罔刍菽。 念至辄自营,一饭常不足。 晚食已多幸,况敢望粱肉。 上无官守累,下无征斂促。 燕坐乐有余,自虽无多欲。 寄语当涂士,吾腰未能曲。 |
| 牛斗经年望建标,忽闻行李度南谯。 仙舟复喜逢元礼,飞御仍烦接子乔。 已试演纶成典册,尚劳分竹偃藩朝。 海沂邂逅诚多幸,继日相过不待招。 |
| 渴想才名不计年,得诗甜处彻中边。 知君眼里藏青白,吒意杯中别圣贤。 万里偶逢多幸耳,一朝相别两茫然。 荣归蜀道川涂稳,莫漫嚱吁信谪仙。 |
| 虽非禄厚与官尊,多幸名都遂出藩。 访旧遍游江北路,提封连接海西门。 六年往复头先白,四郡推迁席不温。 衰病早宜归畎亩,君恩未报自难言。 |
| 园林过雨宿荷香,犹挂轻綀佩水苍。 老去只应休去好,秋来方是晚来凉。 倦翎网已离三面,病颡车难服两箱。 多幸时和岁丰美,只将心念报虚皇。 |
| 岷峨储英贤,一例皆家食。 公亦淹海角,麾节犹赫奕,七闽政多幸,福星照南极。 轻裘镇铃阁,使斧光卫戟。 门弧初度临,和气遍阡陌。 宿雨洗瘴氛,朔云报寒色。 前期为重九,后期为至日。 中间产蜀珍,天意扶阳脉。 原言爱刚健,他日寿王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