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多景楼中昼掩扉,画梁不敢住乌衣。 禅房花木兵烧杀,佛寺干戈僧怕归。 山雨欲来淮树立,潮风初起海云飞。 酒尊未尽登舟急,更过金焦看落晖。 |
| 跨浙连淮是润州,好山全对此江楼。 少年志气惭霜鬓,犹忆曾看打阵舟。 |
| 栏干投北是神州,莫怪诸公怯上楼。 千载潮声如有恨,犹能含怒到瓜洲。 |
| 畴昔南徐地,登临北固楼。 平原迷故国,沧海接江流。 木落烟莎晚,城孤鼓角秋。 寄言鸥鹭侣,吾已具扁舟。 |
| 登临每忆卫公诗,多景唯于此处宜。 海岸千艘浮若芥,邦人万室布如棋。 江山气象回环见,宇宙端倪指点知。 禅老莫辞勤迓候,使君官满有归期。 |
| 秋满阑干晚共凭,残烟衰草最关情。 西风吹起江心浪,犹作当时击楫声。 |
| 假日此登临,凄凉北望心。 戍烽孤障杳,塔影一江深。 黠虏投鞭想,将军誓楫吟。 所嗟人事异,天险古犹今。 |
| 露滴甘泉事已休,欲穷多景漫登楼。 云收北固千帆雨,雁带南淮万里秋。 夜色和愁迷古渡,天风吹恨到神州。 青山尚在英雄老,休说兴亡忆旧游。 |
| 壮观东南二百州,景於多处更多愁。 江流千古英雄泪,山掩诸公富贵羞。 北府如今惟有酒,中原在望忍登楼。 西风战舰今保在,且办年年使客舟。 |
| 一带青山欲尽头,精蓝深处着危楼。 下无余地容车马,上有重檐接斗牛。 鸦落野田长趁晚,雁沉烟渚最宜秋。 江南好景从来少,北望空多故国愁。 |
| 怀古心情独倚楼,荻花枫叶满江秋。 地雄吴楚东南会,水接荆扬上下流。 铁瓮百年春雨梦,铜驼万里夕阳愁。 西风历历晓吹雁,又带边声过石头。 |
| 思归不觉岁华侵,倦抚旌旗感慨深。 旧日家乡今日客,一年时序百年心。 城余故址元非铁,山得虚名不是金。 槛外长江成底事,英雄对酒话蹄涔。 |
| 北固危登最上层,身浮霄汉手扪星。 江连淮海东南胜,山出金焦左右青。 天水精神清雁骨,风烟图画入秋屏。 萧萧古意凭栏久,目尽斜阳没远汀。 |
| 北望中原惨莫烟,楼头风物故依然。 后人拍得阑干碎,往日轻教眼界偏。 水撼金焦声亦怒,云连楚泗势犹全。 壮怀且付生前酒,千古英雄冢道边。 |
| 自来京口足清游,天下闻名只此楼。 山结人愁成北固,江和客泪向东流。 痕留很石传千古,望断中原知几州。 有景虽多非可乐,明朝准拟渡瓜洲。 |
| 早被垂杨系去舟,五更潮落大江头。 关河北望几千里,淮海南来第一楼。 昔日最多风景处,今人偏动黍离愁。 烟沙澒洞翻苹未,欲倚西风问仲谋。 |
| 狠石苍顽岁月遥,几人触境想英标。 欲知三国兴亡事,但看一江来去潮。 南土尘飞通岭海,中流砥立独金焦。 云山绕槛期深隐,不受刘安作赋招。 |
| 江淮万里天,历历在楼前。 对景独登览,因思几变迁。 云横秋水外,鸟度夕阳边。 倦倚阑干北。 令人思黯然。 |
| 卧病江边一钓舟,江光晚色净淹留。 山蟠京岘城随仄,水合中泠海共浮。 席有笙萧吹井陌,斋余钟梵到林邱。 道人说合龙天出,未暇燃犀照九幽。 |
| 新霁登多景,斯游亦快哉。 双尖浮殿塔,千堞里楼台。 潋滟琉璃合,微茫图画开。 江山仍似旧,投绂慨重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