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专心於内最为难,又主其三得大端。 曾识中庸并孟子,正如江水发岷山。 |
| 夫妇亦大端,乾男而坤女。 一言在有别,不可欲败度。 |
| 俗学浅无源,涧谷才咫尺。 志士务广深,沧溟渺难测。 俗子一作吏,书几尘土积。 志士虽涖官,群书玩无斁。 废书固俗子,既俗又奚责。 嗜书苟不已,无乃旷厥职。 臧谷均亡羊,孰为失与得。 古人有大端,后学宜取则。 有余不可尽,不足在所益。 努力求至当,毋蹈一偏失。 |
| 春风汶水温,晓日徂徕寒。 之子衔病归,请予闻一言。 予知去病术,为子陈大端。 予尝学圣人,试将道比论。 道病非一日,善翳惟孔韩。 常罚绝于周,孔笔诛其奸。 春秋十二经。 王道复全完。 佛老炽于唐,韩刀断其根。 原道千馀言,生民复眠餐。 道病由有弊,邪伪容其间。 身病由有隙,风邪来相干。 子欲治斯道,绝敞道乃存。 子欲治子身... |
| 叔夜虽逃懒,元龙政坐豪。 清谈尽名理,老句逼风骚。 才大端难屈,时平敢自高。 骅骝合鸾辂,斥鷃只蓬蒿。 |
| ...记竹洲,所业在淇奥。 谓学与自修,此何取於竹。 士龙来谂余,试请言其目。 天地之大端,松篁受命独。 阴阳迭盈虚,表里更见伏。 厥象肖坎离,厥理寓姤复。 榆杏柞与檀,四序所宜木。 此独贯四时,不受寒暑触。 示人人不察,但识霜更绿。 谁能淇之上,兴寓三反覆。 形气互发明,显微相贯属。 嗟余粗知方,倚枝看不足。 安得两洪君,试同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