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茫茫三界中,何处不自在。 情存想未除,转侧成拘碍。 |
| 偶尔来江上,从君到酒边。 雨晴花弄日,风定柳凝烟。 适意共一笑,浮生无百年。 明朝大自在,谁办载花船。 |
| 地迥秋声远,山空野兴多。 宦游聊尔耳,疏嬾奈吾何。 摇落惊黄叶,推敲步绿莎。 新凉大自在,对酒且高歌。 |
| 悠悠天地间,草木献奇怪。 投老一蒲团,山中大自在。 |
| 送客苍溪县,山寒雨不开。 直愁骑马滑,故作泛舟回。 青惜峰峦过,黄知橘柚来。 江流大自在,坐稳兴悠哉。 |
| 莫为春愁两鬓翁,管愁元不属春风。 深黄杨柳夕阳外,淡白杏花明月中。 大自在身天地并,妙光明性圣愚同。 鸣鸠乳燕相料理,融得从前万虑空。 |
| 东皋或巾车,西园亦飞盖。 以我方古人,两脚大自在。 |
| 顶戴阿弥,不假花冠之累累。 肩披藕丝,不必璎珞之垂垂。 孤然不倚,俨然若思。 我於一十九类三十二应身中次第观之,而无如是抱膝安闲大自在之风规。 |
| 山水教无暑,牛羊报有村。 近沙经雨净,远树入烟昏。 奔走何时了,升沉未要论。 江鸥大自在,雪影正孤翻。 |
| 秋山何言哉,万物兴自阑。 昔翳春空云,今作道上斑。 况此江浦蕙,几何不为菅。 幽泉大自在,映月泻潺湲。 |
| 小智徇声荣,达人志江海。 咄咄张子房,身名大自在。 信美齐与梁,几人饱胔醢。 留邑兹岩疆,亮无怀璧罪。 国仇亦已偿,不退当何待! 郁郁紫柏山,英风渺千载。 遗踪今则无,仙者岂无给! 朅来瞻庙庭,万山雪皠皠。 |
| 雨来山出云,雨过云归海。 悠然天地间,得此大自在。 |
| 圣慈悲愿观自在,小白花山住道场。 海漩三昧觉澄圆,三十二应施无畏。 有一众生发大心,愿度我身及舍识。 万仞峰前撒手过,观音岂复异人乎。 |
| 三界唯心,唯心三界,一切法空观自在。 处处光明处处身,老回泡幻同无碍。 吐云如山,吞川如海,了无毛发居其外。 万象森罗尽我家,只个虚空肚皮大。 |
| 物物不追求。 摆手行来事事休。 返照回观亲面目,无忧。 自在逍遥岂有愁。 乘此大神舟。 玉棹琼*渡正流。 剔出急波俱绝尽,机谋。 超上十洲 |
| 你敲著得恁响声大。 无祥瑞,没灾祸。 元谁知得那。 外唇有口能发课。 内虚有腹成因果。 贵贱贤愚,细思量、人人放一个。 这风狂悟斯,不肯争人我。 除烦恼,灭心火。 日日随缘过。 逍遥自在任行坐。 功成行满携云朵。 带壳升腾,恁时节,方知不打破。 |
| 蜀人多巧思,组绣用功深。 生绡三尺余,成此观世音。 慈悲欢喜容,如出旃檀林。 莲花随步武,缨络缦衣襟。 手中杨柳枝,时布慈云阴。 誓度诸有情,能以音声寻。 由茲善幻力,使我生恭钦。 仰瞻大自在,本以一寸针。 众生与诸佛,其实同此心。 愿学闻思修,苦海脱浮沉。 |
| 佛赞西方经现在。 广长舌相三千界。 为要众生生信解。 临终迈。 不修净业犹何待。 七宝池塘波一派。 莲华朵朵车轮大。 华内托生真自在。 分三辈。 阿鞞跋致长无退。 |
| 禀气之中,具圣之和,生逢令辰。 逄三春仲月,方才破二,百年大齐,恰则平分。 立玉林深,散花庵小,中有然自在身。 诗何似,似苏州闲远,庾府清新。 青鞋布袜乌巾。 试勇往蓉溪一问津。 有心香一瓣,心声一阕,更携阿艾,同寿灵椿。 劫劫长存,生生不息,宁极深根秋又春。 聊添我,作风流二老,岁岁寻盟。 |
| ... 器识可同莘野夫,孤高差拟蟠溪叟。 山翁野老争道真,松篁节操梅精神。 吟风笑月意自在,只欠鹿豕来相亲。 江北江南竞传写,祝君叹其才尽下。 我来对面不识我,何者是真何者假? 祝君放笔一大笑,不须揽镜亦自肖。 相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