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耳为恩门屈,宁辞御史迁。 力陈归老疏,自尽读书年。 秘府神游地,浮荣梦觉前。 世间真不死,未必属苍天。 |
| 宣城彩笔真堪爱,蜀色红笺更可夸。 雅称风流刘大著,闲时题咏海棠花。 |
| 韦经传素业,汉策射巍科。 史擅三长誉,书仇九写讹。 甑尘终寂寞,云路久蹉跎。 迅景崦嵫迫,知君恨独多。 |
| 方同倾盖乐,遽起绝弦悲。 道向清朝屈,心惟静者知。 阻修绵酒奠,谁序锦囊诗。 宣室空思贾,凄凉又一时。 |
| 久坐图书府,方登著作庭。 人知才可敬,公以德为馨。 议论参诸老,文章本六经。 省中相别后,夜夜望奎星。 |
| 词臣工笔墨,亦足致功勋。 细草平戎策,兼为谕蜀文。 一言关治乱,千载有知闻。 应笑垂纶叟,愁吟对海云。 |
| 艾轩今有几门人,盛德如公复丧沦。 蚤岁文名喧米廪,莫年禄秩竟朱轮。 闾阎方颂循良政,台阁犹传剀切陈。 拟俟垂车随贺客,如何永别泪沾巾。 |
| 皎洁分明如我鬃,卷舒方正似君心。 三千里外情多少,一幅真堪值万金。 |
| 陆氏登三阁,源明出一麾。 清声光漳浦,便道拜长基。 赤子歌来暮,同寅赋去思。 西铭功用大,伫验顺宁诗。 |
| 大陆登三阁,源明出一麾。 临轩亲策后,上冢过家时。 秋色吴山外,春风漳水涯。 斯文交独厚,羌赋送行诗。 |
| 玉观金桥无限时,楚臣汉女不胜悲。 如今荡荡平平矣,却合融融洩洩之。 八陛加恩须大册,三朝修史待宏规。 回头莫忘巴陵酒,病渴多年少一卮。 |
| 不识书楼梦已登,幽人应在最高层。 网罗歆向群言目,搜搅谈迁万古膺。 河汉西流清露重,玉霄东望紫烟凝。 夜深谁见凭栏处,天作长编月作灯。 |
| 济济众贤俱,徐徐五马驱。 中司亲雁序,南岳佩鱼符。 吴楚从今异,参辰幸小殊。 他时群玉聚,相与话踟蹰。 |
| 二老俱黄发,遥怜望倚门。 凄凉游子意,惭愧主人恩。 酒舫湖光滟,书灯夜雨昏。 三山渺云海,何日听重论。 |
| 车马红尘里,阅人谁似君。 洚流倾世论,砥柱倚斯文。 籍甚诗书誉,超然利欲醺。 相从期岁晚,兰佩袭芳熏。 |
| 暂屈瀛州客,来临汭水民。 山川归史记,岳牧属词人。 馆舍朋簪旧,都门祖帐新。 儒林官可纪,何止吏称循。 |
| 何侯起胶庠,岿立诸老后。 盐酸空茂桧柏,惊秋笑蒲柳。 平生经世心,短舞要长袖。 白头谒承明,彩闼炳郎宿。 云国一渔舟,顺风轻放溜。 寒化耀荒寒,灵芝茁腐朽。 身间澹无虑,岁熟宜酿酒。 理锵自性观,契得无漏。 |
| 帝里春仍好,风和昼漏迟。 但怀三釜乐,遑恤北山移。 老大谙斑戏,空疏愧色丝。 平生杜陵老,耿耿寸心知。 |
| 屯云初解驳,晓日有晶辉。 城郭红尘软,江湖春水肥。 小舟浮绿净,芳径步熹微。 起我故山思,多惭未拂衣。 |
| 花日浅明牖,竹风低度墙。 举头空弱絮,转盼堕危芳。 兴遣恁毛颖,愁消赖羽觞。 阴阴繁夏木,故里耿难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