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天台仙圣宅,隔断世间尘。 春夏长留雪,峰峦半入云。 溪行多病淑,樵径少逢人。 欲觅诛茅地,同流傥见分。 |
| 吾友太乙子,餐霞卧赤城。 欲寻华顶去,不惮恶溪名。 歇马凭云宿,扬帆截海行。 高高翠微里,遥见石梁横。 |
| 白云伴衾宿,开户云飞去。 出户寻白云,苍厓湿芒屦。 峰头异域僧,洞口先朝树。 流水带余花,从来不知处。 |
| 常记游灵境,道人情不低。 岩房容偃息,天路许相携。 霞散曙峰外,虹生凉瀑西。 何当尘役了,重去听猿啼。 |
| 却忆天台去,移居海岛空。 观寒琪树碧,雪浅石桥通。 漱齿飞泉外,餐霞早境中。 终期赤城里,披氅与君同。 |
| 结宇孤峰藓径危,身閒鸥鸟信忘机。 水声山色何今古,物态人情果是非。 子踏白云来问道,我垂华发自生辉。 赤城归去松门晚,万里秋风上客衣。 |
| 沧波泛瓶锡,几月到天朝。 乡信日边断,归程海面遥。 秋泉吟裹落,霜叶定中飘。 为爱花风住,扶桑梦自消。 |
| 天台山者,盖山岳之神秀者也。 涉海则有方丈、蓬莱,登陆则有四明、天台。 皆玄圣之所游化,灵仙之所窟宅。 夫其峻极之状、嘉祥之美,穷山海之瑰富,尽人情之壮丽矣。 所以不列于五岳、阙载于常典者,岂不以所立冥奥,其路幽迥。 或倒景于重溟,或匿峰于千岭。 始经魑魅之涂,卒践无人之境。 举世罕能登陟,王者莫由堙祀,故事绝于常篇,名标... |
| 崔嵬海西镇,灵迹传万古。 群峰日来朝,累累孙侍祖。 三茅即拳石,二室犹块土。 傍洞窟神仙,中岩宅龙虎。 名从乾取象,位与坤作辅。 鸾鹤自相群,前人空若瞽。 巉巉割秋碧,娲女徒巧补。 视听出尘埃,处高心渐苦。 才登招手石,肘底笑天姥。 仰看华盖尖,赤日云上午。 奔雷撼深谷,下见山脚雨。 回首望四明,矗若城一堵。 昏晨邈千态,... |
| 河洲花艳爚,庭树光彩蒨。 白云天台山,可思不可见。 |
| 嵩阳不得到,华顶可徘徊。 当知吾性分,自有一天台。 |
| 气聚烟云速,风飞山岳摧。 神游八极表,何必访天台。 |
| 悬车归台山,乘田方自勤。 岂谓羁紲旧,严召烦圣君。 至止忽三岁,遇事无一欣。 屡奏归田书,遐心行白云。 |
| 海水竭,台山缺,皇家宝祚无休歇。 |
| 天台众峰外,华顶当寒空。 有时半不见,崔嵬在云中。 |
| 石桥龙行甲台山,吼雷喷雪透玉关。 石梁拟伦固未易,龙渊埒美犹良艰。 风神凛凛耸毛骨,如在天外非人间。 昔闻今见未曾有,游人何嗟行路难。 |
| 紫皇宫阙罗高清,花虯玉凤围墉城。 长生曲奏升天行,神仙缥缈喧相迎。 栖真何必抛尘纲,飙轮万里时来往。 张公结庐天台山,赤城霞起三千丈。 天子好道思崆峒,欲使亿兆归庞鸿。 凤台峨峨十二重,先生忽造明光宫。 无为清净化可守,能助义轩致仕寿。 共羡乘跷归洞宫,他日骑龙却来否。 |
| 东南海阔秋无烟,天台山与天相连。 丹霞紫雾互吞吐,重冈复岭青盘旋。 怪石长松磊磊兮落落,神芝灵草绵绵兮芊芊。 金堂玉室异人世,桃花流水春娟娟。 送君此去意何古? 幅巾飐飐衣翩翩。 檄书初开五云色,不嫌坐上寒无毡。 我拟寻真拾瑶草,在家作想三十年。 乘风几欲鼓舞去,水流花谢难夤缘。 山空无尘明月冷,时复梦里闻清猿。 君今登登玉... |
| 间倚天台看曙霞,自然龙汉度无涯。 暂来演道明光殿,归去乘跷太上家。 帝简赐歌旌火枣,世人何处访桃花。 到山若赴昆仑会,还控青鸾白凤车。 |
| 天台山,乃在钱塘之南,瓯越之间。 上有撑云挂日千丈高峰挺岌?,下有奔雷喷雪万仞深壑流潺湲。 银河倒泻石梁滑,自非仙风道骨谁能攀。 紫芝吹香绿烟暖,碧桃影锁青霞闲。 是为上清玉平洞天府,楼阁十二神仙寰。 中有绰约两姝子,玉为肌肤花为颜。 壶里乾坤贮甲子,鼎中龙虎烧灵丹。 彼美刘阮郎,采药于此携倾筐。 幽寻远去不知极,遂使归路迷羊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