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俯首元齐鲁,东瞻海似杯。 斗然一峰上,不信万山开。 日抱扶桑跃,天横碣石来。 君看秦始后,仍有汉皇台。 |
| 望中白处日争明,个是淮河冻作冰。 此去中原三里许,一条玉带界天横。 |
| 一洗干戈眼,舟穿乱石间。 不因深避地,何得饱看山。 江溃重围急,天横一线悭。 人言三峡险,此路足追攀。 |
| 梅子黄时雨又晴,春衫未脱暑犹轻。 天横远岫半眉绿,云漏斜阳一眼明。 野树晚风清蝶梦,曲池芳草乱蛙声。 浮生嚣寂何穷已,搔首蓬窗感慨生。 |
| 塘路东头乌桕林,偶携藤杖得幽寻。 桃源阡陌自来往,辋口云山无古今。 远浦过帆供极目,暮天横雁入微吟。 归来更觉愁无那,剩放灯前酒碗深。 |
| 望中雪岭界天横,雪外青瑶甃地平。 白底是沙青是海,卷帘看了却心惊。 |
| 云落清河夜,天横片月凉。 江楼莫吹笛,明日更山阳。 |
| 万里松州对海门,苍亭缥缈出飞堂。 东浮不碍三江下,北转无声百谷滨。 月静秋纹收白縠,天横暮色变黄银。 风流小谢千年外,解咏消愁更有人。 |
| 祖庭力探,义天横截。 南湖雨华,屡踞前列。 鼎峙三观兮菟元斑,区分一乘兮尾闾自泄。 海阔山遥难追轨辙。 云暖谁寻寒谷春,晴宵又耿长空月。 |
| 遥山寒雨过,正向暮天横。 隐隐凌云出,苍苍与水平。 何时凝厚地,几处映孤城。 归客秋风里,回看伤别情。 |
| 黄风吹土截天横,瘦马眷鞭驱不行。 尚说苦心酬直道,谁知白发为苍生。 平时夷虏恬忠荩,常日公卿足仰成。 虽有英雄无用处,却令老去买牛耕。 |
| 潇湘曾宿话诗评,荆楚连秋阻野情。 金锡罢游双鬓白,铁盂终守一斋清。 篇章老欲齐高手,风月闲思到极精。 南望山门石何处,沧浪云梦浸天横。 |
| 休指厓山吊战场,忠魂久已过钱塘。 三仁可少文丞相,一死如前李侍郎。 毒雾涨天横沴气,落星浮海散寒芒。 孤坟最是无抔土,新庙依然有瓣香。 ¤ |
| 玻璃江水千尺深,不如江上离人心。 君行未过青衣县,妾心先到峨嵋阴。 金樽共酹不知晓,月落烟渚天横参。 车轮无角那得住,马蹄不方何处寻? 空凭尺素寄幽恨,纵有绿绮谁知音? 愁来只欲掩屏睡,无奈梦断闻疏碪。 郎马蹄不方,何处认郎踪? |
| 三千八百里,何自遽成行。 只重新知己,都忘逆旅情。 瘴烟随处合,庾岭际天横。 应有相思泪,清宵梦里惊。 |
| 三十六里西川地,围绕城郭峨天横。 一家人率一口甓,版筑才兴城已成。 役夫登登无倦色,馔饱觞酣方暂息。 不假神龟出指踪,尽凭心匠为筹画。 画阁团团真铁瓮,堵阔巉岩齐石壁。 风吹四面旌旗动,火焰相烧满天赤。 散花楼晚挂残虹,濯锦秋江澄倒碧。 西川父老贺子孙,从兹始是中华人。 |
| 波底金鸦夺眼明,脚根螮蝀界天横。 瘦藤欲度还休去,试数荷钱几个生。 |
| 云绕花屏,天横练带,画堂三月初三。 斜风细雨,罗幕护轻寒。 无数天香国色,枝枝带、洛浦嵩山。 烧红烛,吞星日,光射九霞冠。 仙宫,深几许,黄莺问道,紫莺窥帘。 似太真姊妹,半醒微酣。 须信生来富贵,何曾在、草舍茅庵。 皇州近,扁舟载去,春色冠东南。 |
| 锦如花色春残饮。 饮残春色花如锦。 楼上正人愁。 愁人正上楼。 晏天横阵雁。 雁阵横天晏。 思远寄情词。 词情寄远思。 |
| 八年不见此山青,一见殊增老眼明。 鬓发已从霜露改,翠屏只在水天横。 纤尘不染皆秋色,久间相於若世情。 朝爽夕佳常领略,去来争似钓舟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