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「天目山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唐]

    《登天目山下作》

    去岁离秦望,今冬使楚关。
    泪添天目水,发变海头山。
    别母乌南逝,辞兄雁北还。
    宦游偏不乐,长为忆慈颜。
  • 2
    [宋]

    天目山

    坏壁摩娑少旧题,高情应怪赏音稀。
    烟霞正自无今古,云水从教远是非。
    丹井金龙藏洞府,杞丛花犬荡霞扉。
    登临未学神仙事,老树閒看独鸟归。
  • 3
    [宋]

    天目山僧隐居》

    卜居就穷崖,几席净如氾。
    三池更幽绝,澄澈皆可鉴。
    深处有蟠蛟,游子不敢瞰。
    独向月明时,临流学清梵。
  • 4
    [明]

    《过天目山活埋庵》

    自古名高累不轻,饮牛终是上流清。
    吾师未死先埋却,又向巢由顶上行。
  • 5
    [宋]

    天目山逸人居》

    隐处元无路,烟霞素所期。
    不逢樵子说,那有世人知。
    树老回春晚,山高见日迟。
    欲为重到约,恐尔又深移。
  • 6
    [宋]

    《送曹之才游天目山

    突兀双峰晓色分,瘦筇支足上昆仑。
    雷声俯听婴儿语,石势平看骏马奔。
    故国山川千古在,前朝人物几家存。
    登临不用多怊怅,只好清吟伴野猨。
  • 7
    [宋]

    《寿昌郑生入天目山礼僧》

    欲作空门补处人,如何头上裹头巾。
    曹溪一夜传衣钵,元是当年行者身。
  • 8
    [唐]

    《送供奉喻炼师归天目山

    承恩虽内殿,得道本深山。
    举世相看老,孤峰独自还。
    溪来青壁里,路在白云间。
    绝顶无人住,双峰是旧关。
  • 9
    [唐]

    《雨后欲寻天目山,问元、骆二公溪路》

    昨夜云生天井东,春山一雨一回风。
    林花并逐溪流下,欲上龙池通不通。
  • 10
    [宋]

    《送天目吴君实馆越》

    天目山人客鉴湖,请言近世两鸿儒。
    洪平斋集亲抄否,陆放翁诗背诵无。
    绿芡紫莼乘月采,黄精白术入云锄。
    土毛未负将军腹,万卷撑肠定不枯。
  • 11
    [宋]

    《绝句》

    天目山前水齧,天心地脉露危机。
    西周浸冷觚稜月,未必迁岐说果非。
  • 12
    [宋]

    《悼灭翁》

    咬牙啮齿骂松源,四海五湖洪浪奔。
    天目山云梁渚月,就中嘲谤不成冤。
  • 13
    [宋]

    《西湖怀古》

    荷花桂子不胜悲,江介繁华异昔时。
    天目山来孤凤歇,海门潮去六龙移。
    贾充误国终无策,庾信哀时尚有词。
    莫向中源夸绝景,西湖恨是西施。
  • 14
    [宋]

    《赠孙莘老七绝》

    天目山前绿浸裙,碧澜堂上看衔舻。
    作堤捍水非吾事,闲送苕溪入太湖。
  • 15
    [明]

    《钱唐怀古》

    荷花桂子不胜悲,江介繁华异昔时。
    天目山来孤凤歇,海门潮去六龙移。
    贾充误世终无策,庾信哀时尚有词。
    莫向中原夸绝景,西湖遗恨似西施。
  • 16
    [宋]

    《幽州送景僧录归钱塘》

    天目山前景老禅,长安传法旧沙门。
    十年不见身为累,万里相逢舌尚存。
    漠漠尘埃凝破衲,凄凄风露袭归辕。
    到家定有秋光在,报答黄花满故园。
  • 17
    [宋]

    《高峰妙长老顶相沈一居士请赞》

    去却一,拈得七。
    拶破疑团,咄咄咄。
    跳上天目山,据却狮子窟。
    返掷有余态,江湖声响出。
    且喜吾家有此郎,赛过天下大禅佛。
  • 18
    [宋]

    《游径山》

    众峰来自天目山,势若骏马奔平川。
    中途勒破千里足,金鞭玉?登相回旋。
    人言山住水亦住,下有万古蛟龙渊。
    道人天眼识王气,结茅宴坐荒山巅。
    精诚贯山石为裂,天女下试颜如莲。
    寒窗暖足来朴渥,夜钵?兄水降蜿蜒。
    雪眉老人朝叩门,愿为弟子长参禅。
    尔来废兴三百载,奔走吴会输金钱。
    飞楼涌殿压山谷,朝钟暮鼓惊龙眠。
    晴空偶见浮海蜃,落日...
  • 19
    [宋]

    《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》

    山翁不出山,溪翁长在溪。
    (前二令作二翁亭。
    )不如野翁来往溪山间,上友麋鹿下凫鹥,问翁何所乐,三年不去烦推挤。
    翁言此间亦有乐,非丝非竹非蛾眉。
    山人醉后铁冠落,溪女笑时银栉低。
    我来观政问风谣,皆云吠犬足生氂。
    但恐此翁一旦舍此去,长使山人索寞溪女啼。
    (天目山唐道士常冠铁冠,于潜妇女皆插大银栉,长尺许,谓之蓬沓。
  • 20
    [宋]

    《赠莘老七绝》

    嗟余与子久离群,耳冷心灰百不闻。
    若对青山谈世事,当须举白便浮君。
    天目山前渌浸裾,碧澜堂下看衔舻。
    作堤捍水非吾事,闲送苕溪入太湖。
    夜来雨洗碧巑岏,浪涌云屯aa5郭寒。
    闻有弁山何处是,为君四面竟求看。
    夜桥灯火照溪明,欲放扁舟取次行。
    暂借官奴遣吹笛,明朝新月到三更。
    三年京国厌藜蒿,长羡淮鱼压楚糟。
    今日骆驼桥下泊,恣看...
相关诗人
相关词典
范文 | 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