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文海内声名阔,犹是乾淳一脉馀。 须信昌黎曾得谤,可怜太史未成书。 碧鸡有地吟诗老,金马无心待诏初。 甚欲见君三十载,春风今日侍巾车。 |
东越乾坤到眼边,乱云连壑草迷川。 五更城落千岩月,万顷湖开一镜天。 鼓角声残秦望晓,楼台影湿卧龙烟。 旧时太史登临处,每想风流为慨然。 |
粉身截玉慰渠贪,浪迹泥涂遽著篮。 坐缺江生嗟不乐,诗来东老谢分甘。 世间风味鄞江颊,传里形容太史谈。 欲报琼瑶无一可,移文空到北山南。 |
蔓草芊芊迷旧圃,日号狐猩走鼯鼠。 世欲去之嗟未能,竭力米盐汗如雨。 先生人间第一流,目中万事无全牛。 害鸡已觉无多子,斩新亭柳作清游。 纷纷姚魏争黄紫,醉眼虽观心似水。 但搜佳景付吟魂,吐作新诗烂盈纸。 惭愧知音太史公,为榜佳名字画雄。 二公连茹归霄汉,此亭万古扬清风。 |
今年荔子熟南风,莫愁留滞太史公。 五月照江鸭头绿,六月连山柘枝红。 |
太史颁时令,农家候土牛。 青林自花发,黄屋为民忧。 |
倦游太史牛马走,作赋先生亦乌有。 杞国天摧只自惊,梁国瓠落知谁要。 青津碧荻寒不枯,园丘紫柰天下无。 嵩南少华梦可到,仙人鸿宝今无书。 霜煎雪逼梅花少,不向春风怨枯槁。 万古乾坤苍狗云,一天风雨黄鸡晓。 |
三月廿八雪,十月十九雷。 日官起历失气朔,深春为腊冬为梅。 衣巾暄淑糁白醭,研席昏湿凝青埃。 阶头蠢{左月右忍}上未已,阵阵送雨千峰来。 水乡种早场已筑,山乡种晚鎌方催。 漏天未信解晴否,低田芽茁高田摧。 老农一饱不自保,愁面百摺何当开。 君不见太史局申十月盂,麦成堆。 |
几杖辞荣久,龙蛇感岁迁。 留春太史记,成佛谢公缘。 素盖寒云外,哀箫落月前。 无烦樵牧禁,行路拜新阡。 |
天上吹箫玉作楼,蟠桃熟後更无忧。 内家报喜车凌晓,太史占祥斗挂秋。 龙得一珠应献佛,虎生三日便吞牛。 鲁元福禄何人似,坐见张敖数子侯。 |
天教老去未全衰,犹欠纵横万首诗。 家近将军觞咏地,身如太史滞留时。 酒翻银浪红螺醆,墨涌玄云紫玉池。 流落不妨风味在,花前醉草写乌丝。 |
日暮乘羸马,因过太史家。 竹窗谈脱麈,槐树暝栖鸦。 邦瘁稽前咏,人亡起彼嗟。 夜分归不寐,犹照角巾斜。 |
越从景佑至元丰,俪极坤仪四纪中。 复辟先朝尊启母。 助勤熙旦广尧聪。 深居高拱收渊默,盛德成功绝比隆,太史方修长信注,续诗应首二南风。 |
我行出陕右,来升召公堂。 叹公不可作,祗令吾道伤。 优哉听讼日,斯民歌乐康。 善教被南国,美荫余甘棠。 惟公与周公,左右相成王。 孰知二公心,千载惟苍苍。 人不学二南,其蔽犹面墙。 先圣垂此言,下士其可忘。 太史述世家,源深者流长。 公泽亦至今,风烈殊未央。 再拜仰公像,冠佩犹煌煌。 徘徊不能去,泪落征衣裳。 |
天风吹散扑衣尘,奎壁光中预文。 老眼可能私李豸,公朝正欲第刘蕡。 平生泾渭岂无见,暗室雷霆如有闻。 一雨快晴秋意好,预占太史奏祥云。 |
我家黄山百里远,两峰插天翠如剪。 归心久落故溪云,柁转不由船不转。 采茶斸药呼邻翁,藉草地宽何不容。 挟兔园册教儿童,菜饱无异禄万钟。 底须太史占星聚,世人寻觅无知处。 海内故人脱相思,江东渭北空云树。 |
十五年前宿殿庐,伊川一纪卧岩居。 雕虫尚忆长杨赋,汗简犹残太史书。 日月当天瞻法座,烟霞落纸看华裾。 品题幸预诸公末,更许追随侍玉除。 |
告卧春明日,灾逢本命年。 英灵百人敌,奄忽一朝捐。 妙墨宗祧秘,遗文太史编。 家书四世学,嗣子复能传。 |
使轺问俗画轮轻,五马张筵驻驿亭。 他日恩荣封诏紫,伫看蹇谔仗蒲青。 才能并赐龙文剑,勋业同分云母屏。 太史已书贤者聚,荀陈此地仰华星。 |
杰阁青红天半倚。 万里归舟,更近阑干舣。 木落山寒凫雁起。 一声渔笛沧洲尾。 千古文章黄太史。 虱虱高风,长照冰壶里。 何以荐君秋菊蕊。 癯瓢为酌西江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