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客时春秋过半生,子规枝上最关情。 南来故国一万里,却笑子规犹乱鸣。 |
| 杜宇冤亡积有时,年年啼血动人悲。 若教恨魄皆能化,何树何山著子规。 |
| 暮春春已晚,不见子规飞。 莫是无归处,山禽不劝归。 |
| 峡里云安县,江楼翼瓦齐。 两边山木合,终日子规啼。 眇眇春风见,萧萧夜色凄。 客愁那听此,故作傍人低。 |
| 子规啼不歇,到晓口应穿。 况是不眠夜,声声在耳边。 |
| 高林滴露夏夜清,南山子规啼一声。 邻家孀妇抱儿泣,我独展转何时明。 |
| 绿柳阴中问子规,劝人归是劝春归。 人须回首春须暮,何不成都西去飞。 |
| 不论南北与东西,但是春山有子规。 啼到日边啼未了,何尝劝得二人归。 |
| 百鸟有啼时,子规声不歇。 春寒四邻静,独叫三更月。 |
| 幽人自爱山中宿,又近葛洪丹井西。 窗中有个长松树,半夜子规来上啼。 |
| 半世征行怕子规,一闻一叹一沾衣。 如今听著浑如梦,我自高眠汝自啼。 |
| 雨恨花愁同此冤,啼时闻处正春繁。 千声万血谁哀尔,争得如花笑不言。 |
| 月落空山闻数声,此时孤馆酒初醒。 投人语若似伊泪,口畔血流应始听。 |
| 举目无从觅蜀天,只呼归去乞人怜。 倘然当日能归去,未必褒斜便万年。 |
| 曾为越旅与吴栖,惆怅春风畏汝啼。 今日老归茅屋下,要啼啼到日头西。 |
| 积泪消春色,好花思锦城。 贵人难入耳,只是恼羁情。 |
| 飞到一枝上,须啼三五声。 烟中犹仿佛,月下最分明。 |
| 荏苒春三月,声声何处寻。 艰难悲故国,激烈动归心。 血染红英乱,身藏绿树深。 欲归归未得,故故傍人吟。 |
| 举目山河恼客怀。 百年前事总尘埃。 如何爱劝人归去,倒引南人入汴来。 |
| 柳院竹斋茅店,云芜风树烟溪。 听彻残阳晓月,不论巴蜀东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