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匣有青萍笥有书,西风只影渡江湖。 剩收岳麓春前景,写入新诗胜画图。 |
| 日挂西南有薄辉,棱棱霜气犯寒衣。 不愁斗柄随春转,秖怕梅花学雪飞。 湘浦波光频送别,湓城山色屡思归。 高人只在南坡住,好共留钱买钓矶。 |
| 风从何落来何处,百马盘空正号怒。 闭户犹恐丘山颓,谁人放舟江海去。 庐山之南白云翁,冠带强游京邑中。 狐裘包缠不暖体,却羡爰居能避风。 |
| 破除网纪事虚空,可恨萧家一老翁。 鱼烂土崩俱自取,不须侯景到江东。 |
| 终阙横霄瑞霭重,千官拜表未央官。 琤瑽玉佩侵寒漏,缥缈炉烟压晓风。 汉历敢期随日永,尧龄共祝与天同。 贱生亦与华封祝,遥望清光斗极中。 |
| 悠悠驱马历山川,石灰光中又度年。 狼籍冷梅初著地,玲珑幽涧已通泉。 静思客子万里道,那及山人一觉眠。 香饭可添茶可试,回头乡国两茫然。 |
| 官居何以涤冥烦,喜有厅西北涉园。 白日渐长公事少,红英已尽叶阴繁。 渌波似镜池能照,巧舌如簧鸟解言。 风景只随人意好,昔贤何事厌湘沅。 |
| 破壁题名满,往还如置邮。 山河万里道,车马片时休。 白日初腾晓,凉蝉已唤秋。 便添山野兴,咫尺帝王州。 |
| 却从江汉望匡庐,湓口风波日愈疏。 满瓮尚留桑落酒,登盘今有武昌鱼。 斜阳柳色明碕岸,织月波光湿太虚。 鹦鹉洲前吊豪士,重将词赋为君书。 |
| 江城南畔碧连峰,畴昔贞人寄此中。 琳宇邃深灵迹在,仙坛牢落杏花空。 池塘自老琴高鲤,岩谷仍回御寇风。 共羡碧虚官职好,谁知阴有济民功。 |
| 步屉出广殿,花木何阴阴。 鸟声来迎客,幽趣是山林。 当年曾如此,遍入匡庐深。 |
| 锄决堤防纵怒涛,横流四海尽滔滔。 单于已入朝阳殿,软语空疑定力高。 |
| 峻叠起青峰,森然五老翁。 云将色共古,天与寿无穷。 突兀巅崖峭,骈罗面势雄。 三光同孕育,四岳是儿童。 杰立层霄际,曾经坏劫中。 梦龄应可锡,图写献尧宫。 |
| 姑苏限云水,官舍隐蓬莱。 出汴青山涌,横江画舸开。 家园虽渴别,书社早归来。 新命乡人喜,神仙旧姓梅。 |
| 宴坐足观妙,朝归还闭门。 身居丞相第,室似人孤园。 竞逐浮云驶,难揩古镜昏。 相期荷君厚,商榷有清言。 |
| 听说州除美,州临颍水清。 风谣带京洛,湖岛似蓬瀛。 昔泛扁舟下,今闻太守行。 山川应好在,为道旅人情。 |
| 带露葵花贮漆盘,周遭仍簇小鸡冠。 人生爱赏无时足,但作姚黄魏紫看。 |
| 碧落仙官侍玉除,至今遗迹在匡庐。 当时兄弟俱年少,他日归荣比二疏。 松篁入路水溅溅,自是庐山小洞天。 尽道秀才心好静,谁知风骨是真仙。 |
| 倒景虞渊日,余威泽国霞。 宵行逐明月,水宿傍人家。 |
| 白日临黄道,红尘满玉京。 长风吹不尽,骤雨洒还清。 不放虚空快,应同世界生。 随时势用壮。 度隙体能轻。 舞榭凝添恨,歌梁堕趁声。 沧浪归有计,行矣濯吾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