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君不见董邵南,隐居行义孝且慈。 天公亦恐无人知,故令鸡狗相哺儿,又令韩老为作诗。 尔来三百年,名与淮水东南驰。 此人世不乏,此事亦时有。 枫桥三瑞皆目见,天意宛在虞鳏后。 惟有此诗非昔人,君更往求无价手。 |
| 无改父之道,真堪以孝称。 若论庄子孝,此直是难能。 |
| 过为世希氏,史牒鲜著名。 孰谓吾之邦,有以至孝称。 想其事双亲,诚恪通神明。 身后一抔土,世犹不敢轻。 乐公诚乐善,记名誓遗氓。 偶读灵禽碑,得之嘉不胜。 吾邦有盛德,岂宜久沉冥。 恨不访遗冢,下拜涕泣零。 又恨失名字,无以附汗青。 自伤无赢赀,傍建旌孝亭。 当使孝者见,事亲坚其诚。 且令顽悖儿,内愧面颊頳。 因兹或改行,... |
| 母年三十失所天,形容憔悴心烦冤。 怀中之儿仅一岁,忍死不得趋黄泉。 眼中有泪不敢哭,辟纑买书教儿读。 儿今老大五十余,阿父声名可相续。 往时疽发背胛间,表溃岑岑如负山。 儿心痛切无所措,口吮脓出随无艰。 如今母已八十五,节操冰霜人所睹。 况复贤郎著孝称,翼翼高堂燕今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