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暮雨潇潇酒力微,江头杨柳正依依。 宫娥抱膝船窗坐,红泪千行湿绣衣。 | 
| 微动风枝生丽态,半开檀口露浓香。 秦时避世宫娥老,旧日颜容旧日妆。 | 
| 凤管龙笙处处吹,都民欣乐太平时。 宫娥不识兴亡事,犹唱宣和御制词。 | 
| 肃帝核玄玄,增封上配天。 端居长礼斗,秘祝总祈年。 皂纛宫娥绣,青辞国史编。 星冠南乡拜,鹤盖绕龙涎。 | 
| 烟渚南鸿呼晓群,章华宫娥怨行云。 十二巫峰仰天绿,金车何处邀云宿。 小腰婑堕三千人,宫衣水碧颜青春。 岂无一人似神女,忍使黛蛾常不伸。 黛蛾不伸犹自可,春朝诸处门常锁。 | 
| 绿萼更横枝,多少梅花样。 惆怅西村一坞春,开遍无人赏。 细草藉金舆,岁岁长吟想。 枝上么禽一两声,犹似宫娥唱。 | 
| 暮雨潇潇酒力微,江头杨柳正依依。 宫娥抱膝船窗坐,红泪千行湿绣衣。 | 
| 君王未带赤灵符,亲结双龙献宝珠。 更与宫娥花下看,工夫还似外边无。 | 
| 凤管龙笙处处吹,都民欣乐太平时。 宫娥不识兴亡事,犹唱宣和御制词。 | 
| 金壶漏水响丁丁,直宿宫娥坐月明。 潜听象床龙睡稳,玉阶低演步虚声。 | 
| 河洛风尘万里昏,百年心事向夷门。 气倾市侠收奇用,策动宫娥报旧恩。 多见摄衣称上客,几人刎颈送王孙。 死生终负侯赢诺,欲滴椒浆泪满樽。 | 
| 四十年来家国,三千里地山河。 凤阁龙楼连霄汉,玉树琼枝作烟萝,几曾识干戈? 一旦归为臣虏,沈腰潘鬓消磨。 最是仓皇辞庙日,教坊犹奏别离歌,垂泪对宫娥。 | 
| 细竹千竿殿影斜,龙颜曾此著袈裟。 寺楼杳杳钟声过,疑有宫娥出晚花。 | 
| 山村疑有散花天,五出琼瑶忽满前。 闺女传香得韩寿,宫娥濡蜡照公权。 赏心共付尊中美,索笑谁为席上先。 它日成阴子如豆,不堪对酒割芳鲜。 | 
| 东风着意,正群芳未放,蟠桃初缀。 王母当年亲手种,来作人间上瑞。 婺女星躔,金华福地,聊驻千千岁。 恰才八十,百分未及一二。 况是间生英贤,名高日月,未说文昌贵。 今日凝香称寿斝,来岁衮衣当发。 黄贴天香,太白珍膳,押赐传中旨。 戏拈金果,宫娥应是争取。 | 
| 商颜多义鸟,义鸟实可嗟。 危巢末累累,隐在栲木花。 他巢若有雏,乳之如一家。 他巢若遭捕,投之同一罗。 商人每秋贡,所贵复如何。 饱以稻粱滋,饰以组绣华。 惜哉仁义禽,委戏于宫娥。 吾闻凤之贵,仁义亦足夸。 所以不遭捕,盖缘生不多。 | 
| 函关见残雪,褎谷闻春禽。 禽响通朱轮,马嘶入青林。 花明乱石路,云抱寒泉岑。 天外汉江来,城下渔网沉。 庖供缩项鳊,坐使宫娥斟。 农桑不须教,古俗自通今。 | 
| 玉斧折丹桂,锦绣拂银河。 蟠胸虹气千丈,捧砚唤宫娥。 三度花攒五马,一笑毫挥万字,何处不恩波。 试问老仙寿,铜狄几摩挲。 舞槐龙,垂艾虎,弄清和。 湖山风月,且与吟笑侧金荷。 明岁端阳时节,人在薰风殿阁,凉意入赓歌。 宣劝滟昌歜,叠雪赐香罗。 | 
| 栏楯浮空去。 划玲珑、榴皮石发,青红无数。 看尽宣和风景好,又看宫娥北渡。 有多少、梨花夜雨。 西望铜驼荆榛里,算千秋、老辈唯吾汝。 晋宋事,总尘土。 鸿蒙一气凭斟取。 蹑丹梯、千盘百级,上通玄圃。 根插中原维地轴,其下黄河一缕。 曾经过、怒潮煎煮。 无限西风神州恨,倩相轮、做尽兴亡谱。 铃铎响,自相语。 | 
| 乾符天子万机暇,宫中扈从多儒冠。 玉堂开宴出晋帖,翠气荡摇山雪寒。 侍臣模写各臻妙,碧树琼柯相照耀。 令孜嗟叹至尊喜,内官拜舞宫娥笑。 日斜宴罢归内园,外门有事人不言。 君不见关东夜飞赤白丸,昭陵玉匣秋风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