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青袍美少年,黄绶一神仙。 微子城东面,梁王苑北边。 桃花色似马,榆荚小于钱。 单父闻相近,家书早为传。 | 
| 东望山阴何处是。 往来一万三千里。 写得家书空满纸。 流清泪。 书回已是明年事。 寄语红桥桥下水。 扁舟何日寻兄弟。 行遍天涯真老矣。 愁无寐。 鬓丝几缕茶烟里。 | 
| 此行滩最险,犹幸拜先生。 身与天俱远,心惟月共明。 家书何日到,世路几时平。 岁晚嗟寥落,春风独满城。 | 
| 偃蹇苍山卧北冈。 郑庄场圃入微茫。 即看花树三春满,旧数松风六月凉。 蔬近井,蜜分房。 茅斋坚坐有藜床。 傍人错比扬雄宅,笑杀韩家书锦 | 
| 向晚严需破屋寒,娟娟纤月倚檐端。 自给行箧殷勤觅,苦索家书展转看。 宦海情怀蝉翼薄,离人心绪茧丝团。 更怜吴会飘零客,纸帐孤灯坐夜阑。 | 
| 青山峡里桐庐郡,七里滩头太守船。 云雾未开藏宿鸟,坡原将近见烧田。 养茶摘蕊新春後,种橘收包小雪前。 民事萧条官政简,家书时问霅溪边。 | 
| 僧中何事最闻名,笔札高奇是梦英。 十八家书垂墨妙,一千年圣遇文明。 未将六籍重刊石,已驾三车到化城。 此日劳师相枉访,豁然襟抱慰平生。 | 
| 秋风摵摵敲庭槚,独卧孤窗类瘖痖。 道人剥啄向东塘,欲识酸寒孟东野。 公今以直不以情,我亦论心不论形。 平生方寸只如此,政可烦公双眼青。 年来万事翻成覆,幸有藏家书可读。 丁宁莫学世间痴,苦欲从公专问福。 | 
| 一身从远使,万里向安西。 汉月垂乡泪,胡沙费马蹄。 寻河愁地尽,过碛觉天低。 送子军中饮,家书醉里题。 | 
| 照人何处双瞳碧。 欲去江城北。 过江风顺莫迟留,快雁序、飞联翼。 西湖花柳传消息。 知是东君客。 家书须办写泥金,报科名、题淡墨。 | 
| 今醉翁遨古醉乡,斯亭有路到羲皇。 九流人品杯中物,万卷家书膝上郎。 山意相迎随步好,花阴独立满身香。 临风诗思谁能画,想见津津喜色黄。 | 
| 识破家缘冤苦。 忻然跳出乡闾。 秦川秀处作庵居。 永住永住永住。 物外逍遥自在,如今寄甚家书。 还乡便得赴仙都。 不去不去不去。 | 
| 秦楼心断楚江湄,系马春风酒一卮。 汴水月明东下疾,练塘花发北来迟。 青芜定没安贫处,黄叶应催献赋诗。 凭寄家书为回报,旧乡还有故人知。 | 
| 宿雨初乾试火城,端居无计伴游行。 厌看门外繁星动,想见僧窗一点明。 老罢逢春无乐事,梦回孤枕有乡情。 重因佳句思樊口,一纸家书百镒轻。 | 
| 烦君沽酒强登楼,罢唱离歌说远游。 文字岂劳诸子重,风尘多幸故人忧。 数程山路长侵夜,千里家书动隔秋。 起凭栏干各垂泪,又驱羸马向东州。 | 
| 汉朝重结单于好,岁遣名臣礼数增。 紫鼠皮裘从去著,飞龙厩马借来乘。 天寒将遇碛中雪,鼻息暗添髭上冰。 定见南鸿起归思,家书欲寄不堪凭。 | 
| 病身兼稚子,田舍劣相容。 迹共公卿绝,贫须稼穑供。 月方行到闰,霜始近言浓。 树少栖禽杂,村孤守犬重。 汀洲藏晚弋,篱落露寒舂。 野弁欹还整,家书拆又封。 杉篁宜夕照,窗户倚疏钟。 南北唯闻战,纵横未胜农。 大春虽苦学,叔夜本多慵。 直使貂裘弊,犹堪过一冬。 | 
| 白发生青镜,黄花吐素秋。 家书无雁足,客路一羊裘。 海燕辞乡社,山猿傍酒楼。 谁堪回首处,千里暮云稠。 | 
| 梦说去年事,诗从昨夜吟。 三杯新岁酒,千里故乡心。 人共梅花老,愁连江水深。 家书忽在眼,一纸直千金。 | 
| 雀{彀弓换成鸟}含淳音,竹萌抱静节。 诵我先君诗,肝肺为澄澈。 犹如鸣鹤和,未作获麟绝。 愿因骑鲸李,追此御风列。 丈夫贵出世,功名岂人杰。 家书三万卷,独取服食诀。 地行即空飞,何必挟日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