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文彩风流冠一时,三池聊作凤凰池。 新诗到处传桐叶,丽唱他年满竹枝。 归梦故应怀古括,清谈还喜对峨眉。 玉堂待草山东诏,解缆春江莫放迟。 |
| 碧嶂嶙峋夔子国,白云缥缈昭君乡。 平生不识巫山面,今日巫山到眼傍。 |
| 岳麓东环湘水回,长沙风物信佳哉! 妙高峰上携谁步? 爱晚亭边醉几回。 夏后功名馀片石,汉王钟鼓拨寒灰。 知君此日沉吟地,是我当年眺览来。 |
| 书回闻道读春秋,笔削馀功指顾收。 鲁国故知人有礼,周家那得圣无忧。 非君着意扶公谷,似我何辞赞夏游。 会引青藜校天禄,毋忘华发此沧洲。 |
| 天策二首作,境幽搜亦玄。 阁横三楚上,题挂九霄边。 寺额因标胜,诗人合遇贤。 他时谁倚槛,吟此岂忘筌。 |
| 百尺山头下玉龙,吾人到此得参同。 河来积石崑崙顶,日出蓬莱碧海东。 直自阴阳随处有,强分泉火本来空。 君看击石还呵砚,燥湿先生一性中。 |
| 旧诗新读更精神,雪裹招回未到春。 俗眼骤惊银可粉,天心忍用玉如尘。 漫空柳絮千家到,转眼梅花一夜新。 物象区区劳比拟,申严诗令负前人。 |
| 白莲寻净社,紫气觇幽关。 吏隐无公事,鸥盟俯碧湾。 泉声杂鸟哢,云卧爱僧閒。 更欲支筇去,过溪多好山。 |
| 恨打鸳鸯两岸飞,两心相望共依依。 何如溪上眠沙稳,相逐相呼趁月归。 |
| 人情乡曲惯阿私,论学町畦到品诗。 福建江西森对垒,为君远溯考亭时。 |
| 雏凤无端逐小鸡,也随流派附江西。 戏将郑婢萧奴例,门户虽高脚色低。 |
| 心如水镜笔风霜,掌故拈来妙抑扬。 月旦人多谭艺少,覃溪曾此说渔洋。 |
| 水最难为观海馀,涪翁那得少陵如。 昌黎石鼓摩挲后,便觉义之逞俗书。 |
| 皇皇于宙间,快意本何限。 有如抱畦畛,相对不见面。 汝南箕颍士,白首仕州县。 偶来江西游,溪山副良愿。 口诵陶令章,手持古书卷。 老气益健敏,落笔增蒨绚。 尚愿姑置之,有人图自献。 |
| 摩诘文殊同说法,少陵太白细论诗。 他年谁继容斋笔,应恨萧条不并时。 |
| 教化何妨广大看,一长可录选诗宽。 虚心肯下涪翁拜,揖赵推袁亦所安。 |
| 经旬一水湄,风土花缁衣。 岂敢嗟于役,何当赋式微。 云中晴特秀,花木暖相辉。 期子同携手,春游事勿违。 |
| 我行背城阙,驱马独悠悠。 寥落百年事,裴回万里忧。 途遥日向夕,时晚鬓将秋。 滔滔俯东逝,耿耿泣西浮。 长虹掩钓浦,落雁下星洲。 草变黄山曲,花飞清渭流。 迸水惊愁鹭,腾沙起狎鸥。 一赴清泥道,空思玄灞游。 |
| 比拟梧门颇失公,过庭家学语相同。 哑然数典参傍证,意取诗坛两录中。 |
| 纷纷轻薄溺寒灰,真惜暮年迟死来。 三复阿房宫赋语,后人更有后人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