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石下泉声蔓草深,石上露浓苍藓遍。 山禽惊起冰且鸣,叶坠空林人不见。 |
| 鸡帻奇峰云外横,青壁行寻不可上。 却羡樵儿轻险峡,腰绳操斧长来往。 |
| 苍崖双起秋云齐,乱峰迸出如攒犀。 石棱涩不容马蹄,下马步入荆榛豀。 瀑泉沃雪拖白霓,落潭横引成清溪。 老木长藤咫尺迷,兴兰欲出忘东西。 |
| 宜阳城下作游人,都为衣冠不击身。 众竅怒号成地籁,也胜终日正红尘。 |
| 好景信移情,直连毛骨诚。 为怜多胜概,尤喜近都城。 竹色交山色,松声乱水声。 岂辞终日爱,解榻傍虚楹。 |
| 萧王积甲事空传,子晋吹笙去不还。 千里荒芜山色在,百年兴废水声间。 雉飞陇麦新耕地,花落丛祠旧战关。 旅宦远游仍吊古,苦无樽酒奈愁颜。 |
| 闺门秀色擢冰清,行佩兰苕八十春。 传道先生为择配,起家著作不忧贫。 金花贴子分双轴,子舍登瀛有几人。 千仞龙华松竹域,妇姑虽死亦相亲。 |
| 上谓无官可报卿,延登左棘倍恩荣。 勋存社稷身俱泰,志在生灵物转轻。 平蜀以前谁磊落,渡江而后独光明。 蚤令不作湘潭梦,料得中原已扫清。 |
| 游人峦山水,日晏澹忘归。 但爱云烟好,那知仆马饥。 |
| 佛宇崇崇倚翠微,万株松盖碧相围。 崎岖短策频行路,盘薄胡床暂解衣。 自笑将身为马走,不妨着眼趁鸿飞。 枕流漱石平生事,却为蜗蛮定是非。 |
| 文俗诸儒恋局中,何曾度外看英雄。 连鸡纵汉有资夏,捕鹿何妨暂掎戎。 静抚时机渔者得,遥观敌运兽之穷。 书生准拟浯石,明写中兴第一功。 |
| 梅花又隔年看,节节光明雪照山。 百万虎貔双剑外,三千騋牝寸田间。 鹤头捧诏从天陛,鸡舌含香趁晓班。 富有春秋洪原力,宅家那得放公閒。 |
| 皛然老子本冲夷,起为苍生护北陲。 边吏皆能问司马,市人曾不识安期。 拊摩鲐背应耆艾,舒卷龙韬自崛奇。 九老图中张白后,合添同甲一篇诗。 |
| 锦屏山下好安凄,花月风烟未改移。 闻说近来长袖过,林前立马尽多时。 |
| 占得幽栖一片山,都离尘土利名间。 四时分定所游处,不为移文便往还。 |
| 清波见白鸥,静林闻啄木。 泉细入平沙,云闲出幽谷。 |
| 去作西畿令,当趋大尹庭。 闲寻前代迹,净扫古槐厅。 未惯餐周粟,还应忆楚萍。 但逢花木处,知我昔常经。 |
| 洛水寒可涉,长汀柳飞叶。 节物行无期,自与幽怀惬。 |
| 藏拙归来已十年,身心世事不相关。 洛阳山水寻须遍,更有何人似我闲。 |
| 寿安楼子重重蕊。 少见如鱼尾。 向来染得渭脂红。 又自细摇花浪、动春风。 赪鳞似是人谁信。 但向残红认。 若教随水去悠然。 为报沙头玉鹭、莫贪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