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石下泉声蔓草深,石上露浓苍藓遍。 山禽惊起冰且鸣,叶坠空林人不见。 |
| 鸡帻奇峰云外横,青壁行寻不可上。 却羡樵儿轻险峡,腰绳操斧长来往。 |
| 苍崖双起秋云齐,乱峰迸出如攒犀。 石棱涩不容马蹄,下马步入荆榛豀。 瀑泉沃雪拖白霓,落潭横引成清溪。 老木长藤咫尺迷,兴兰欲出忘东西。 |
| 地接山林兼有石,天悬星月更无云。 惊鸥上树满池水,瀺灂一声中夜闻。 |
| 灌木阴阴殿角斜,寺南一带好人家。 春潮退后西风急,破网无鱼挂落花。 |
| 宜阳城下作游人,都为衣冠不击身。 众竅怒号成地籁,也胜终日正红尘。 |
| 好景信移情,直连毛骨诚。 为怜多胜概,尤喜近都城。 竹色交山色,松声乱水声。 岂辞终日爱,解榻傍虚楹。 |
| 萧王积甲事空传,子晋吹笙去不还。 千里荒芜山色在,百年兴废水声间。 雉飞陇麦新耕地,花落丛祠旧战关。 旅宦远游仍吊古,苦无樽酒奈愁颜。 |
| 闺门秀色擢冰清,行佩兰苕八十春。 传道先生为择配,起家著作不忧贫。 金花贴子分双轴,子舍登瀛有几人。 千仞龙华松竹域,妇姑虽死亦相亲。 |
| 行人方倦役,到此似还乡。 流水来关外,青山近洛阳。 溪云归洞鹤,松月半轩霜。 坐恐晨钟动,天涯道路长。 |
| 明蒙竹间亭,天暖幽桂碧。 云生四面山,水接当阶石。 湿树浴鸟痕,破苔卧鹿迹。 不缘尘驾触,堪作商皓宅。 |
| 上谓无官可报卿,延登左棘倍恩荣。 勋存社稷身俱泰,志在生灵物转轻。 平蜀以前谁磊落,渡江而后独光明。 蚤令不作湘潭梦,料得中原已扫清。 |
| 游人峦山水,日晏澹忘归。 但爱云烟好,那知仆马饥。 |
| 佛宇崇崇倚翠微,万株松盖碧相围。 崎岖短策频行路,盘薄胡床暂解衣。 自笑将身为马走,不妨着眼趁鸿飞。 枕流漱石平生事,却为蜗蛮定是非。 |
| 沩水闻贞媛,常山索锐师。 昔忧迷帝力,今分送王姬。 事等和强虏,恩殊睦本枝。 四郊多垒在,此礼恐无时。 |
| 文俗诸儒恋局中,何曾度外看英雄。 连鸡纵汉有资夏,捕鹿何妨暂掎戎。 静抚时机渔者得,遥观敌运兽之穷。 书生准拟浯石,明写中兴第一功。 |
| 梅花又隔年看,节节光明雪照山。 百万虎貔双剑外,三千騋牝寸田间。 鹤头捧诏从天陛,鸡舌含香趁晓班。 富有春秋洪原力,宅家那得放公閒。 |
| 皛然老子本冲夷,起为苍生护北陲。 边吏皆能问司马,市人曾不识安期。 拊摩鲐背应耆艾,舒卷龙韬自崛奇。 九老图中张白后,合添同甲一篇诗。 |
| 公馆似仙家,池清竹径斜。 山禽忽惊起,冲落半岩花。 门前洛阳道,门里桃花路。 尘土与烟霞,其间十馀步。 |
| 槐阴歇鞍马,柳絮惹衣巾。 日晚独归路,春深多思人。 去家才百里,为客只三旬。 已念纱窗下,应生宝瑟尘。 |